發表於: 2005年05月17日9:31am 文章主題: [分享]網路上的一些流言與澄清∼
h(G&X9* tmb0zuJ&C! 記得是從舊論壇那保存下來ㄉ~~至於是哪位族人發表ㄉ我真ㄉ忘ㄌ!! /f# rN_4
如有冒犯,請見諒~~~~~ <m@U`RFm *使用鋁箔包裹食物燒烤是否為產生毒素?
&Q&$J )0 一、直接以火焰燒烤食物產生之烤焦物質中成分非常複雜,且有報告顯示對人體健康有害,唯燒烤方式係全世界普通之食物加熱方式之一,目前無法以法律禁止,故各國均以宣導方式請消費者避免烤焦或以鋁錫箔包住再烤,或將烤焦之部分去除勿食。
u[dI81` 二、 查目前並無相關研究報告顯示以鋁錫箔包覆食物燒烤加熱會產生有毒物質,惟民眾如發現燒烤時包覆之鋁錫箔有受酸性調味汁侵蝕現象,為慎重起見,建議民眾該酸性調味汁應在燒烤完成後再加入食物調味較為妥適。
pn
=S%Qf] 三、針對民眾提出有關疑義,本署已透過電子郵件方式加以說明,並將相關資訊公布於本署食品資訊網(
http://food.doh.gov.tw )項下供大眾參考。
v
WhtClJ3 x1Si&0T0P< *逆滲透水與蒸餾水最不能喝?
Q7DkhKT 一、有關案內民眾反應逆滲透水與蒸餾水因不含人體所需礦物質,長期飲用會造成心血管及骨質疏鬆,所以不宜飲用乙節,查礦物質與維他命一樣,人體無法合成,必須由食物來提供。礦物質的種類很多,人體所需主要礦物質有鈣、磷、銅、鉀、鈉、氟、碘、氯、硫、鎂、錳、鈷等,其來源分佈於六大類(五穀根莖類、奶類、蛋豆魚肉類、蔬菜類、水果類及油脂類)基本食物中。一般飲水也可以提供一些礦物質,但最多只是礦物質的輔助來源。不論是礦泉水或者天然湧泉水,其所含的礦物質都很有限,相對地,一般人也不會因為飲用純水或者逆滲透水,而導致身體缺乏礦物質,身體所吸收的礦物質來源主要還是食物,因此,只要均衡的飲食,就不會因長期飲用逆滲透水或純水,而造成礦物質缺乏。
L3kms6ch 二、市售直接供人飲用之包裝飲用水及盛裝飲用水產品,其衛生、標示及廣告之管理,應依食品衛生管理法有關規定辦理,其衛生應符合本署訂定之「包裝飲用水及盛裝飲用水衛生標準」。
Ql\GL" 三、有關飲用水相關資訊,可參考行政院環保署編製之「安全飲用水」宣導手冊,詳細內容可上網查詢,網址為
http://www.epa.gov.tw/j/drinkwater。
Fe/*U4xU 1= <Qnmw *青菜含硝酸鹽會轉變為亞硝酸鹽而導致中毒
N*$Q(K 一、 亞硝酸鹽為無味( odorless),白色結晶或粉末之化學物質,服用過量確會造成變性血紅素血症(methemoglobinemin),一般會使用於醃製臘肉,唯世界衛生組織WHO公布成人每日可耐受之食入量為0.4mg/kg。
|~Z+Xla 二、 本署函請台北榮民總醫院毒藥物諮詢中心查詢相關文獻,並無發現有因青菜含亞硝酸鹽或硝酸鹽而致死或傷害的醫學報告。
QiZThAe 三、案內所稱剩菜因細菌作用而導致亞硝酸鹽中毒乙事毫無科學依據。
YxsWY7J 四、 另案內提及之黃麴毒素等毒性物質,確實非一般烹調加熱方式可去除之毒素,但該類毒素可藉由選用新鮮之的米、花生等食材、去除發芽部位等避免誤食。
U`:$1*(` yuhSP{pv' *微波爐加熱食物對人體健康有害嗎?
+='.uc_ 微波加熱食品之原理為利用電磁波激化食物中之水分及極化物質產生摩擦而生熱,適當使用理論上尚不致產生有害之物質,因此食品經微波適度加熱處理後,不會產生有害人體健康的物質,請您放心食用。
WF:i}+g+^ y=q\1~] Z *有關壹週刊報導「泰國毒龍眼襲台」一文
a[t2TjB 蔬果農藥殘留一向是民眾關心的問題,為使民眾能夠安心食用蔬果,衛生機關例行均對上市販售之蔬果,由超級市場或傳統市場抽樣檢驗其殘留農藥含量,如發現有不符合規定產品均依食品衛生管理法處辦。 另,進口蔬果於港埠之查驗工作,係由本署委託經濟部標準檢驗局,依據本署公告之「輸入食品查驗辦法」執行查驗。生鮮蔬果,因保存期限短,為不影響該產品品質,經濟部標準檢驗局係採隨機抽批先放後驗,惟若發現有農藥殘留不符規定者,其下一批採逐批查驗,不得先放後驗,且經連續五批三倍量檢驗合格後,使得恢復抽批先放後驗。經濟部標準檢驗局於抽批檢驗發現有不合格案件時,即以傳真方式,將進口商資料通知本署。本署於接獲經濟部標準檢驗局判定之不合格通知書後,立即以傳真通知轄區衛生局追查該批貨品流向,依法處理。
CxwZ$0 MT|}[|_ *蕃茄含有可致死之龍葵鹼物質
{6A3?q 日本厚生省研究員鬼堂院由花表示,生鮮蕃茄含有可致死的龍葵鹼茄科植物普遍含有此種毒素,如雙花龍葵,血見愁等,聽說過發芽的馬鈴薯不要吃嗎?馬鈴薯發芽時便會合成此種致命毒素,龍葵鹼並非立即致死,但卻會慢慢累積在體內,當你滿以為自己在攝取茄紅素時,可知自己正順便攝取龍葵鹼,為養顏美容的虛幻目標,以生命作為代價嗎?英國臨床醫學博士湯瑪斯•莎耶博士亦證實了鬼堂院女士的說法,並且提出可信服的證據,那就是澳洲的蕃茄農場傑克遜農場,因地處內陸沙漠,銷售剩餘的蕃茄常由場內員工和場內放牧動物自行消化,而數十年來暴斃人數竟達十數人之多,而死因未明﹝農場主人堅持不讓法醫解剖,原因何在野?﹞,而三年前老傑克遜亦已逝世,傑克遜家花落飄零,今年最後一位少東亦已逝世。莎耶博士解剖了小傑克遜的屍體,證實小傑克遜確實死於龍葵鹼中毒。關於老傑克遜及數十年來的十數條人命,沒有證據證明因何死亡,但莎耶博士推斷,死於龍葵鹼中毒應也是極有可能的事。
wD"Y1?Mr %5a>@K] 一、衛生署函請台北榮民總醫院提供專業意見,經該院內科部及臨床毒物科之協助,得知蕃茄和馬鈴薯皆屬於茄科(Solanacease)植物,茄科植物一般皆含有毒的生物鹼,故未成熟或發芽的馬鈴薯含有高量之有毒生物鹼,的確會引發中毒。但是成熟的馬鈴薯中該生物鹼之含量很低,不致引起中毒的現象。
@/XA*9]l 二、而蕃茄中之生物鹼(α-tomatine)和馬鈴薯所含有之生物鹼(α-solanine)結構不完全相同,依現有證據來看,該生物鹼之毒性應比馬鈴薯生物鹼低,且成熟蕃茄中含該生物鹼之量低,目前亦未見有食用蕃茄果實造成人體中毒之文獻報告,一般而言,人體可以有效排除這些生物鹼而不受影響。
X >C*(/a 三、綜上所述,日常一般性食用蕃茄應不致中毒之狀況出現,另外蕃茄含有大量的營養素,營養價值仍是被肯定的,故此篇文章應屬網路傳言,不需特別限制避食蕃茄。
ZB<goEg LEWeybT *苜蓿芽會引發自體免疫疾病
i4&"-ujrm 苜宿芽是素食者最為稱頌的食物,一些醫藥保健作家認為,生食苜宿芽菜能為人體排毒,苜蓿更是醫藥記者筆下上好的低熱量和高纖保健食物。健康食品店賣苜蓿種子,超級市場賣苜蓿芽菜,通俗保健書籍為苜蓿說盡了好話,苜蓿的保健資訊先是在美國傳播,十餘年後終於傳到了台灣。苜蓿在猴子體內的主要療效,是使已形成的動脈粥樣硬化皮塊逐漸縮小,也能使人類血液裡的總膽固醇和壞膽固醇含量下降,故苜蓿的主要益處是防治動脈粥樣硬化。但苜蓿含皂素﹝一種植化物﹞,能溶解紅血球,也能妨礙人體利用維他命E;苜蓿更含天然有毒成分,稱為刀豆氨基酸﹝L-Canavanine﹞,屬有毒鹼性氨基酸,主要毒性是促成哺乳動物的自體免疫疾病,使具免疫系統喪失調節機能,誤將自己體內的細胞當成抗原,而生產抗體來破壞抗原,這是人體自行籍免疫系統毀壞自己身體的疾病。這項毒性所造成的主要自體免疫疾病是全身性紅斑性狼瘡﹝SLE﹞,證據顯示,苜蓿可使猴子發病,也可使SLE病人的病情惡化。苜蓿大量攝食後,也會破壞人類各種血球細胞,減少各種血球數,幸好停止食用後,血球數可復原。苜蓿種子和苜蓿芽菜都含此種有毒成分,而且含量頗高,占乾種子或乾芽菜重量的千分之十五。 看來健康人不宜利用苜蓿來防治動脈硬化,全身性紅斑性狼瘡病人更應戒食苜蓿芽菜,病人的第一等親也應戒食苜蓿,理由是此症有家族遺傳性,第一等親的發病率最高,攝食苜蓿後將更容易發病。能降膽固醇的蔬果很多,沒有道理要人云亦云,獨鍾苜蓿芽菜或苜蓿健康食品錠劑。
q:+,'&<D 目前並無相關科學文獻資料顯示苜蓿芽的成分 - 刀豆胺基酸,會引發自體免疫疾病,故無法證實其正確性。由於苜蓿芽都是生食較多,所以食用前記得清洗乾淨後再吃較為適當。建議所有的朋友,想要保持健康,每日應注意均衡的飲食及維持良好的生活習慣。至於罹患全身性紅斑性狼瘡的患者,如有需要請再請教醫院營養師或專業醫師做進一步諮詢。
C/\)-^ AK} wSXF 【馬鈴薯燒牛肉】容易造成胃腸的不適?
:na9PW`TC 【馬鈴薯燒牛肉】由於這兩種食物消化時所需胃酸濃度不同,會延長食物在胃中的滯留時間,而拉長胃腸消化吸收的時間,造成胃腸的不適。
2I*
7?` 馬鈴薯是含豐富澱粉的主食,牛肉是肉類,兩者在體內消化的過程和營養素含量大不相同,一般烹調法以葷素加雜,比起單消化肉類或單消化主食,當然會複雜,消化時間也會加長,但並不需要特別避諱這道菜。
(i^{\zv o['HiX *炒雞蛋時就不必放味精?
BxS\"W 炒雞蛋放味精】雞蛋本身含有許多與味精成份相同的谷氨酸,炒雞蛋時就不必放味精了。
7Ps I'1v 味精的成分是麩氨酸鈉,也就是鮮味的來源,而在一般食物中也都含有麩氨酸,如海鮮、高湯內都有。雞蛋具有含硫氨基酸,烹調時有特殊香氣,加上蛋的氨基酸含量和種類豐富,自然也有造成鮮味的物質。
L<'3O),} L0H;y6& *【紅白羅蔔混吃】是錯誤的煮食方式?
61L
vT" 【紅白羅蔔混吃】白羅蔔中的維生素C含量極高,但紅羅蔔中卻含有一種對抗壞血酸的分解酵素,可以破壞白羅蔔中的維生素C。不僅如此,在與含維生素C的蔬菜配合烹調時,紅羅蔔都充當了破壞者。所以,紅羅蔔只有單獨和肉類一起烹煮,才能獲得充分的營養。
`$vTGkGpY 有關蘿蔔和水果合併使用,是否會誘發或導致甲狀腺腫瘤?;而紅蘿蔔中含有一種對抗壞血的分解酵素,可以破壞白羅蔔中的維生素C?前述流傳之訊息並未有文獻報告,對於網路文章所言應持保留態度。
T[]2]K[&B Cgq/#2BM *【羅蔔與水果同吃】誘發或導致甲狀腺腫瘤?
~47Bbom 【羅蔔與水果同吃】羅蔔等十字花科蔬菜進入人體後,經過代謝作用,很快就會產生一種抗甲狀腺的物質一硫氰酸。此時,如果攝取含有大量植物色素的水果,如橘子、梨子、蘋果、葡萄等,這些水果中的類黃酮物質在腸道被細菌分解,轉化成苯甲酸及阿魏酸,它們可加強硫氰酸抑制甲狀腺的作用,從而誘發或導致甲狀腺腫瘤。
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