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風格切換
  • 2411閱讀
  • 10回復

影音設備技師篇─問答集(FQ&A) [復制鏈接]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離線小豬
 

發帖
808
只看樓主 倒序閱讀 使用道具 0車 發表于: 2005-09-03
— 本帖被 tim 執行取消置頂操作(2007-06-24) —
主旨─ mXN1b!  
_6QLnr&@j  
  只要是個人、家用之影音設備─如喇叭、音響擴大機(電晶體、真空管、AC3 & DTS 5.1等)、電視(CRT、LCD、電漿、投影機等)、VCR(BETA、VHS、V8、H8、D8、DV、DVHD錄播放影機等)、播放器(CD、MP3、VCD、LD、DVD等再生器材)之軟、硬體設備與媒介,在使用上、在操作上與設定或搭配上,可能發生的疑難雜症需要的疏導、或遇到故障與如何排除等等,都可以在這提出發問與尋求了解;歡迎大家共同在這一個欄位上,相互快速的奧援。 5  a*'N~  
H$qdU!c  
  雖不能有問必答,但將盡其所能!
評價一下你瀏覽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動

搞笑

開心

憤怒

無聊

灌水
離線小豬

發帖
808
只看該作者 1車 發表于: 2005-09-03
目前我的音響系統是透過DVD撥放, f/m6q8!L{  
聽起來總覺得怪怪的,是不是要買Audio Player, ;wB  3H  
至於對於 CD player 不知大大有何建議.
c>.Xc[H  
g.s oN qt=  
  首先,先給一個Audio CD與Audio DVD軟性錄製的概念: ? Y* PVx9Y  
|e >-v  
1.Audio CD是採用LPCM(Linear Pulse Code Modulation)(線性脈充編碼調製方式),取樣頻率44.1KHz、長度16bit可帶有二個聲道。 Y[4B{  
= @o}  
2.Audio DVD同是採用LPCM編碼,取樣頻率96KHz、長度24bit帶有二個聲道。 RSC-+c6 1  
~l~g0J  
3.Video DVD之Audio部份,可用LPCM、PCM或MPEG-2之Layer-3(具再一次壓縮,現MP3音訊就是這一個規範),最高取樣192KHz含蓋了Audio CD與Audio DVD、最高長度可達32bit(可區分16bit、20bit、24bit與32bit),同時也可用AC3或DTS具有5.1或7.1聲道之數位壓縮編碼處理。 .2xkf@OP  
0J~4  
  由上來看,DVD的音訊最高取樣標準都在Audio CD與Audio DVD之上,然採用LPCM、PCM跟MPEG-2之Layer-3的編碼最大的差異,在於─ intf%T5#  
a.LPCM、PCM容量大反應率度快,無再一次壓縮也就沒有再生的另一次失真。 @#apOoVW>  
b.MPEG-2之Layer-3在壓縮編碼時有破壞性容量小反應速度較慢,但取樣採用越高就越趨近原音(失真就越小)。 n9fk{"y'G  
DZue.or  
  有人會問那一個音質好?這就得看製作時是採用那一個「標準」,以及原音的「來源」品質而定;個人看法通常性八大家出品的Video DVD之音訊一定比Audio CD好。然Video DVD的聲訊製作時如是講求「動態的效果」時就比較沒有「質感」可言,但是如是製作「現場演唱會」的聲訊就會很講究,這時一定都在Audio CD與Audio DVD之上了。 PBmt.yF  
7nmo p7  
  其次,說明硬體的設備問題: #^Y,,GA  
5 S 1m&s5k  
Q1.目前我的音響系統是透過DVD撥放,聽起來總覺得怪怪的 5j]%@]M$Z  
> L%%B-  
A1.基本上,目前每一部DVD Player都是可以播放Audio CD/DVD與Video DVD光碟的,然都有一個共同的是要作聲音的解調與不解調之輸出。而當要解調聲音數碼成類比訊號時,則要看這一個「解調轉換器」是存在於那一個地方,這一個「解調轉換器」的「優勢」和「模式」就很關係到再生的品質,比如─ <\5{R@A*6  
DCj!m<Y&  
1.「解調轉換」是由DVD PLAYER直接送出類比訊號時,這時就是讀取兼轉換。但是它的解調轉換器,天生(內定)的資質不好(可以說電路架構不棒,類比失真性高),當然的音質是會較差的,即沒有「優勢」。 Fq8Z:;C8  
u>BR WN  
2.「解調轉換」是間接由DVD PLAYER送出的,即另一個「模式」,這時就是讀取不轉換,它還是處在數位碼階段不會有任何損失。此時在DVD PLAY上送出的是SPDIF信號,還要再靠擴大機方面要具有「解調轉換器」來作轉換,當然的不具這一個功能的就不能走這一個方法(即沒有另一個「模式」)。然在擴大機上的轉換器同樣有天生(內定)的資質好壞問題,相同的好的音質佳、差的音質就劣(即「優勢」所在)。 ^#nAS2w7U  
YJ6Xq||_  
3.以上二點所言產的類比音訊在這時是處於一種學理上稱的小訊號音源階段,它必須再通過放大器的一級一級提升放大訊號與功率,最後才能成一可再去驅動喇叭發音的大訊號,以振動方式產生音波波動轉送到我們人的耳朵來感受,這時又有擴大機放大電路的品質問題((資質的優勢);即最忠實的為零失真,實不可能唯有越小越好,繼是喇叭的品質之頻率響應問題(又是優勢與否)其緣由都是相同的,而最後就是「空間」了,這一個空間「反射效果」的好壞就是人為主觀的判斷感受(可說又是一個模式),它只能用儀表作視同感觀的收錄後作數據的比較,不然就是人為評比云云(可說又是一個模式;空間不同人評不同)。 J&Ah52  
, vWcWT  
4.「聽起來會怪怪的」,形容不足實無法去確認您的狀況。是否有音源訊號轉接過程不對,比如已成類比狀輸出時,因接用到擴大機的輸入端用錯了,造成準位的放大不同了,產生飽和失真或阻抗配備不對增益不足細小聲音被過濾與衰減掉等都是問題。或是DVD PLAYER與具有可設性的擴大機之設定無法匹配等之結果,實還無法正確來考論。 ;*8$BuD  
1c]GS&(RP  
Q2.是不是要買Audio Player ]\{EUx9  
V V<Zl  
A2.由上的解析,Audio Player是單純作A1回答點的相同問題而已,一般性的幾千元價位者和數萬元以上者,個人評比沒有什麼必要,其高價位的多出的是有著較佳的機械隱定性機構(因採用少成本貴而已),在電路上差別不大(這沒什麼特別成本要多付出的也就是天下電路一大抄);比如在電路上形成的總諧波失真率在0.005%跟在0.01%之比較人的耳朵根本很難感受得到,感受的最大差異應該是在喇叭上的等級區別較大。 G#UO>i0jy  
Q/I/>6M7UZ  
  總結: F8nR.|  
  純聽音樂享受時,一般音響發燒迷都是採用立體式擴音機匹配高級喇叭所得發出的音場效果,講求在質感的方面。雖5.1、7.1的擴大機也可以切換而成,但這一類使用的電路與喇叭等級與純音響迷用的單純立體擴大機(電路不見得會很好)與喇叭資質有著很大的差別,即價位相差很大,也就是一分錢一分貨所得的多一點結果。然純聽音效的5.1或7.1通道的效果時,這講求的是動態音場的臨場感,雖比較沒有質感可言但是就非用這一種較價廉物美的方式了不可。如使用5.1與7.1擴大機者,能把它的左、右主喇叭換為較高價位的,在純聽音樂時切換在純立體二聲道模式下,想必音質的質感也不會差到那裡去,所以是否更換AUDIO PLAYER實無明顯差別的必要。 }get e'I  
-a !?%  
註:SPDIF信號之傳送,目前的用法有「同軸」或是「光纖」電纜兩種!。
[ 此貼被小豬在2005-09-03 09:11重新編輯 ]
離線小豬

發帖
808
只看該作者 2車 發表于: 2005-09-04
●「色彩」與「色階」之等同的劃分法與人的眼睛色彩感覺差異! NM{)liP ;8  
vNSUrf,r  
  通常用說的有時很難解釋的,就請看以下的「圖示範例」,採用一個原圖之轉換法來供參照,看看您的眼力如何?人像(A)圖,為原始全真色彩(True color)簡稱「全彩」,就是一般稱的1678萬色之圖像,共轉換成A、B、C、D、E等五種常見數據的基本三色之色階表示法─轉換有8bit(256色)、12bit(4096色)、16bit(65536稱6.5萬色)、18bit(262144稱26萬色) & 24bit(16777216稱1678萬色也就是16.78百萬色); %g9y m@s  
}b456J  
圖示範例的比較─ 7nB4(A2[S4  
img: http://yunlin.idv.tw/photo/others/color.gif 9K$ x2U  
WO>,=^zPJ  
1.圖像(A)1678萬色表示法,其色階「紅為256」、「綠為256」、「藍為256」等於256x256x256=16777216,再用數位的方式來表示,「紅256=8bit」、「綠256=8bit」、「藍256=8bit」共用24bit為2的24次方就是16777216。 )7.)fY$  
7&id(&y/  
2.圖像(B)256色表示法,其色階「紅為4」、「綠為8」、「藍為8」等於4x8x8=256,再用數位的方式來表示,「紅4=2bit」、「綠8=3bit」、「藍8=3bit」共用8bit為2的8次方就是256。請與原圖比較,是不是可以很明顯的看出其中的層次差別! %e[E@H7  
$%$zZJ@/  
3.圖像(C)4096色表示法,其色階「紅、綠、藍各為16」等於16x16x16=4096,再用數位的方式來表示,「紅16=4bit」、「綠16=4bit」、「藍16=4bit」共用12bit為2的12次方就是4096。注意!色階層次差異開始沒那麼明顯了,但仍可用肉眼稍看得出其中有別。 h1?xfdvGd  
P$z%:Q  
4.圖像(D)6.5萬色表示法,其色階「紅為32」、「綠為64」、「藍為32」等於32x64x32=65536,再用數位的方式來表示,「紅32=5bit」、「綠64=6bit」、「藍32=5bit」共用16bit為2的16次方就是65536。再注意!色階層次差異幾乎沒了,但經2.4倍的放大後您用肉眼還是看得出其有點差異? >!qtue7B  
-uN{28;@  
5.圖像(E)26萬色表示法,其色階「紅為64」、「綠為64」、「藍為64」等於64x64x64=262144,再用數位的方式來表示,「紅64=6bit」、「綠64=6bit」、「藍64=6bit」共用18bit為2的18次方就是262144。再注意一下!就是再放大2.4倍,色階層次差異已沒辦法看出來了。 U]+IP;YS  
 z9&j  
  由上的分解比較下,就可知道雖數值的信息量差別很大,但人眼睛對顏色層次的感覺,漸漸由4096色開始不明確了,而這時有再把它放大後才會較有感覺。但再到了6.5萬色以後,人眼就很更難辦別差異了!這時對顏色的追求,就不能全落到它來了,所以有一些更高階的產品,就會往人眼較敏銳的量度(光感)來下手的! fe<7D\Sp@  
zqrqbqK5R  
  附帶一提,CAMERA的拍攝都是全真寫實,主要是受紀錄技術處理儲存表逹顯示的顏色所影響。您發現了沒,256色及6.5萬色的色階數字怪怪的,6.5萬色為何不是紅、綠、藍各32色階共32K(32x32x32=32768),而是紅、藍各32色階,綠卻有64色階的65K呢?這不是感應元件的問題,而是在於儲存處理的考量。因為32=2的5次方,也就是一個顏色要用掉5位元,三個顏色用了15位元,但電腦都是以位元組(byte)來做一次運算過程,二位元組是16位元,多了一個位元不用太可惜了。再經過研究後,也發現人眼對綠色的辦識度最高,就將多餘的那個位元給了綠色,所以才會有這個異數。而在我們的生活中,更仔細的人可能又會覺得更奇怪,在LCD顯示面板上綠色能做64階,紅、藍為何只有32階呢?能顯示65K色彩的面板,其實應該是可以顯示262K(64x64x64=262144)才是,事因就是這一個處理的問題,然很多規格宣傳告訴您的,雖是使用26萬色的面板,但並沒有說同時也作26萬色的顯示喔! |5`ecjb.  
!0? B=yA  
Copyright by 小 豬
[ 此貼被小豬在2006-05-28 05:53重新編輯 ]
離線小豬

發帖
808
只看該作者 3車 發表于: 2005-09-07
Q. 3#udz C  
>這樣還須要買數位線嗎? ' t(#HBU  
y\iECdPU  
A. Td^62D;  
  SPDIF信號之傳送,目前的用法有「同軸」與「光纖」電纜兩種。 r`)'Kd  
j9Z1=z  
何謂S/P DIF (或SPDIF)信號: /k\)q  
  就是一種剛由光碟上讀取的聲音數位編碼資料串流(data streams)信號之稱呼,這是在未解調轉成類比信號時候的狀態信號。它的傳輸方式,用「電能信號」的就是採用「高電位」與「低電位」的方式、用「光能信號」的就是採用「亮」與「暗」的方式;因為它們只有零與壹(0與1)的訊息,又強度是固定不變的,只要信號線能導通達一定的準位強度下,就可以被正確接收了。 gK *=T  
Ve"M8-{oKk  
  實用上為什麼要採用數位式的傳送,它簡化了線材數即導通用的線條數量、它較不怕外界可能隨時會有的「類比量」容易受雜訊干擾現像,而在傳輸線材上也就可以使用較差勁的線材,會具有的較高「電阻阻抗」與「電容容抗」者。也就是有損失了,只要能判別出正確的「零與壹」的資訊,對數位而言就是好線材,所以說數位化的好處,就是不容易會去受到任何雜訊的感應干擾破壞的影響,同時簡化了線材數。 daQJ{Cd,w  
yzNDXA.  
「同軸」電纜線─作「電能」傳輸模式用的,它同一般的RCA線材一樣,因只需有一條具有回路的線材,所以被稱「同軸」電纜線。 raP9rEs  
9I1i(0q  
「光纖」電纜線─作「光能」傳輸模式用的,就是用固定口徑的光纖導線作成的,不須具有電理的回路就可以傳送信號,因專作電能改變光能傳送的導線,所以被稱「光纖」電纜線。 >8`;SEnv  
1:I _ ;O_  
  由上可知,這一種線材在一定的傳送距離內,只要能通就是好導線,其都不需要有使用什麼特優需求的顧慮,一般一條十幾塊錢的跟要幾千塊錢的來比,說是會增加音質較好的改變,實是一種心裡的作祟罷了,有了原理上的了解後這跟本不用去計較它以浪費金錢─發燒友的普遍行為。
離線小豬

發帖
808
只看該作者 4車 發表于: 2005-09-07
Q. D0a3%LBS/2  
>我買的喇叭線, 老板說他與工研院的朋友曾在顯微鏡下分析, 看起來就是會唱歌的線 8S*W+l19f  
l!YjDm{E  
A. PcK;L(  
  這一些連結的線材,說來都是一個累贅,實際上能夠不用是最好的,「會唱歌的線」,感覺是更糟糕也?(是否造成了感應現像,可能不是這一個本意吧!) x;p7n 2_  
etkKVr;Kv  
1.信號線(或說線材),基本上在音響器材中有小訊號和大訊號用法─ l/F'W}  
l!^+Xeg~  
A.小訊號;通常是作音源的耦合用。 FqpUw<]6s  
?*h 2:a$  
B.大訊號;就是最後的驅動喇叭用。 fF*{\  
}u aRS9d  
  只要是線材就有導體本身的阻抗、容抗與接頭的阻抗等,根據歐姆定理(R=V/I)導體的阻抗為「零」時,是最佳沒有損失的理想,但往往實際上是不可能的,在這時─ rbw5.NU  
Fw!TTH6l0  
a.小訊號音源用的;就是拾音級交接到前置級放大設備(pre amp.)或是由前置級交接到功率放大級(power amp.)。 D#I^;Xg0h  
b.大訊號喇叭用的;就是由功率擴大機交接到喇叭上而已。 WzwH;!  
c.能不用是最好的─比如前、後級一體的擴大機。不過設備的不同,不得不用的環境下,如能記得線用的越短,在線材上形成的阻抗和容抗就越小之原則下,就不會因有阻抗造成訊號的衰減、容抗越小就不會造成訊號的被過濾(形成一種「陷波器」效應;T=RC,F=1/T)或感應外界雜訊(由電容形成串音或AC交連感應)。 HpX ;:/I  
>m-VBo  
2.不需要用是最好的,因為多用多損失; " A}S92  
(v'#~)R_`  
  當非要用時,就是要選用不會造成「有大損失的」(阻抗值大)、「有過濾性的」(容抗值大)等就是完美的好線材,而接頭與導線的阻抗是一個關鍵─導線與接頭有鍍金、鍍銀,是因金銀材質阻抗小又不易氧化的幫助下得到的總阻抗會較小,相對金銀貴成本就高而已; $yA>j (k4  
`3CdW  
A.針對小訊號接合用─一般性在幾拾塊錢的一米長左右的RCA線材,是不會比好幾千塊的差到那裡去的;比如可能稍接觸不好、長時間下的氧化或接頭髒了,就會多出來一些阻抗兩者就被綜合平衡回來了,除非要拉的很長才會有明顯的損失。所以說小訊號線會用發燒線的,這還都是心裡作祟較多,如只要沒有被「過濾必要的信號之損失」,而雖有「準位(Level)被衰減」了(一般比較線材時會較有明顯的跡象就是這一衰減差異),然只要把音量稍調大一點就可以彌補回來了,實情上沒有什麼微乎其妙的。 }CCTz0[D"  
%]m/fo4b  
B.針對大訊號─在大訊號傳送用的喇叭線,因需求往往要好幾米甚或幾拾米時,它會形成很可觀的阻抗;也就是會隨著越長越大,只要有1歐姆其對發出的功率「效益比」之損失就很大了(比如P=I V=I I R),通常喇叭的負載阻抗有四、八歐姆,算一算就可清楚會有多大的比例損失在線材上。所以這時,為了減少功率損失又因電流大,大多會採用多心(多蕊)又粗又大的線材,再加鍍上更高的金銀材料,以加大截面積來減低抗阻和消除「集膚效應」,以克服距離大造成的損失大而已,實也是沒有改變提昇音質的過程,所以只要功率放大器之功率夠大,加大音量同樣可以補足損失的。(同樣的,一般比較線材時會較有明顯的跡象就是這一衰減差異。) |*T3TsP u  
nN]GO}  
?m(]@6qa  
註1:P=功率、I=電流、V=電壓、C=電容、R=電阻、T=時間、F=頻率。 fVXZfq6  
=,])xzG%  
註2:「集膚效應」簡單講,是一種AC訊號上特有的只走在(形成在)導線表層現像,因導電時無法同DC訊號一樣可以完全走在實心截面積的現像損失,因而都用多心絞線來作一平衡上的克服損失,所以傳導AC電都會用多心絞線。 5vmc'Om  
JoCZ{MhM  
註3:類比音訊的傳送放大過程,只有一種忠實的傳達保持最小的失真過程,也就是HI-FI的理念;總階波失真度(THD)低於原來的多少百分比的看法標準;實無法去改變原來音源的「質量」之提昇的,請切記、切記!
[ 此貼被小豬在2005-09-07 13:54重新編輯 ]
離線小楊

發帖
1888
只看該作者 5車 發表于: 2005-09-07
一直覺的我家的AV系統設定不好 .|e8v _2J  
後聲場聲音很差 4Ql9VM%y  
看來找到一個高人了
離線小豬

發帖
808
只看該作者 6車 發表于: 2005-09-08
Q. TIxOMYy  
  總得將後級開關On/Off幾次之後才恢復,是否更換開關就可以 ﹖ 2 4+  
uQKQC?w  
A. E<Zf!!3  
  我的推想,這一個開關是電源開關,不是訊號切換用的開關,實關係不到這一問題,其分析如下; &F uPd}F  
)b #5rQ  
a.當開機瞬間起動,電路會有一不平衡時期(短暫的不穩定),然因功率擴大機會具有喇叭保護電路作用下,事先是先切斷接通喇叭的(或說一時不平衡是會被切斷輸出的)。例如可能它測到訊號輸出的中性點一直有存在「漂移現像」,即有不該有的直流(DC)電壓會傷害到喇叭;這一個漂移的現像,就是指在輸出的「中性接點」上存在著(產生了)過大的DC電壓,而正負值大於0.5V時(通常的檢測標準)持續不掉(不消除),所以電路會一直處在保護作用中(切斷了)。 j*<J&/luYZ  
IQ @9S  
b.喇叭的保謢電路開關,區分有「有接點」與「無接點」兩種,最主要的是在偵測訊號輸出點,是否產生DC(直流電壓)漂移電位過大,有的還有過荷負載的保護等。而使用繼電器(RELAY)作切斷法的就是有接點的,這時通常每一個聲道是同時切掉的。另無接點保護法,是控制進入截止工作狀態的作法,通常是各別聲道起作用的。 #\w N2`" W  
%-blx)Pc  
  上的保護作法上另有一作為是,一旦檢知有過久的不穩定時間時,其就會從此進入一直保持不放達以策安全,這時就唯有關機再開才能消除,就好像要作RESET一般。然因連續的一關一開,電路上尚保有電荷時,要再次進入到穩定時間是會較快的,也就可以避開這一時限了。不過會常常的會發生被切斷的,是不好的預兆現像意謂著電路已有某些元件不穩、或喇叭不良造成的,但有的是屬於天氣的影響在熱平衡不均勻要較久所發生者就較無所謂了。 \{ @m  
P+o"]/7U  
註:「請問我的喇叭經常有一邊﹙時左時右﹚不會響」─由上的分析若是有接點式的保護,也有可能是因RELAY的開關驅動不良、甚或接點磨損,造成切換不確實有時出現在左邊、有時出現在右邊或是全部不通等之現像,這都是有接點式的缺憾,但也有它的好處─保護電路本身壞了比較沒有風險。而無接點的好處是速度快,但若要有更安全的作法時也是這個莫屬! Xe %J{  
BA c+T  
c.通常上,前、後級分離時,也會發生在另一開機程序上,即正常的是要先開前級,稍待幾秒的隱定後,再開後級使為保全的作法(有的前級會有一個穩定燈號以供判斷),不然同樣會受瞬間不穩定發生的雜訊衝擊,造成保護電路起作用了其乃是正常必有的現像,不過這還是有傷害喇叭的機率的;而關機時呈序就要反過來! Iw`tb N L[  
Y1-dpML  
d.另外還要注意的事,是在開、關機前一定要先確認「音量旋鈕」要先調到最小,才不會有開、關機時瞬間不穩電荷的衝擊;這當無喇叭保護電路時,會衝擊、傷害喇叭是很致命的。但是如是數位音量控鈕的,這就可以不用擔心了,通常它會自動的由零開始恢復到預設值的,這在非穩定期間就可被消除掉了。
離線小豬

發帖
808
只看該作者 7車 發表于: 2005-09-12
Q. Rt#QW*h\|i  
y RxrfAdS  
>會唱歌的線,該是說有相位, 所以喇叭線兩端是有方向, 接錯也會導通,但音質會較差 ~老闆是跟我如是說滴。
H^-Y]{7  
<odi>!ViH  
A. F=qILwd  
a.相位? %E_Y4Oe1  
  以音頻言即在水平的時間軸上,角度位置的差別,而相位差就是時間的位移差。然由一端傳送至另一端,實際上並無法沒有時間差的,也就是一定會有相位差,其主要不超過90度,就沒有震盪之慮也就是沒有什麼關係的,雖整體性是否會有感覺反應速率的不足感,就是各頻率走的快慢問題(發聲不同步了),這問題大多在電路上的資質問題,即所謂「瞬態失真」的優劣,與強度感是不同的!有相位差不是問題,只要每一頻率同時都是處於相同延遲時間點上,那還會有什麼樣的聽覺感受不同呢? TQ(q [:>  
HUx`RX0>  
b.喇叭線兩端是有方向?! <W0(!<U  
  喇叭是接受AC(交流)信號的,而交流信號是無法區分極性方向的,所以是沒有方向性之別的。如硬要標示,其主要是把喇叭的線圈開始的遶起點視為一方、再把結束遶點又視為另一方,這是以便作區分用的並不是電理上的極性方向。 2'fd4 rE5  
D|zuj]  
c.接錯也會導通,但音質會較差? ?2"g*Bak  
  在電理上,一個回路的形成(電動勢)只要有二個端點就可以構成,並可使其信號由一端走向另一端而言也就是謂之導通。無極性的置裝,就無法去區分方向,也就沒有接錯、接對可言,也就沒有會因二端點的互換「音質」就會有差別的現像。 Y!M0JSaM  
('7?"npd  
  實真要區分的「時機」要點如下; yP]>eLTSd  
1.在於擴大機功率的作大問題─ X4o#kW  
  這要指的是集合後加大總功率輸出的作法,您可以集合二部以上的擴大機,以一部視同一個電池似的個體作法,把它們的輸出端「串接」起來以倍增輸出電壓、或「並接」起來以倍增電流,這時「串接」式的就是把甲擴大機的中性輸出點(如同甲電池的正極點)接到乙擴大機的回路共接點(GND)(如同乙電池的負極點)之作法、「並接」式的是把甲乙兩部擴大機的中性輸出點相接,另再把甲乙二擴大機的回路共接點相接之作法。兩種接法同樣的,在最後也只形成二個輸出端點,這二個點還是不用去區分極性就可分別接上喇叭的二個輸入端點的。 P.YT/  
Kz;Ar&^`N  
2.在於喇叭組合的問題─ ;SXkPs3q  
  是承受功率的相對問題,「串接」形成高阻抗以承受固定功率消耗、「並接」形成低阻抗以分散承受功率消耗。「串接」式是把甲喇叭組的甲端接乙喇叭組的乙端、「並接」式是把甲乙喇叭組的甲端相接另再把甲乙喇叭組的乙端點相接;二者作法都同樣只形成甲乙二端點露出作輸入端。  wp~}1]g  
vL_yM  
3.單一喇叭組的問題─ ;C-ds  
  這也是承受功率的相對問題,因一隻單體喇叭的承受功率可能的不足時,或匹配的效率不同時,在一個喇叭組上同樣會利用多個單體喇叭,採用串串並並的方式組合起來,這時若是有多重阻抗的(如四、六、八歐姆等)它會在一隻喇叭箱上多留了一些接點,比如把重音或低音喇叭分離,再用固定的「可栓性的端子座」連起來,然因有關它內部串串並並組合的交叉關係,所以「可栓性」接法的不同規定了終極二端的接法。 'Qt[cW  
ds*gL ~k^  
註1.音響中的聲音信號─ ;jxX/c  
  它實是一種學理上的交流信號(AC),也就是它的頻段介於20HZ至20000HZ(20KHZ)間的一段,是可由人耳聽聞得出來的一段正弦波(sine wave)頻寛範圍而言。 qdQ4%,E[  
  而交流其與直流信號(DC)的差別在於「相位」是否會變化上,因AC具有波動性相位的改變,其會時時的隨時間改變而改變的,所以產生了週期(CYCLE)、頻率(frequency,HZ)與角度的大大小小不同等之變化,也會有正、負振幅(LEVEL)的不同強弱(即大小聲音的改變),因AC有相位的變換無法區分何時為正的、何時為負的所以沒有固定的極性方向之別。而DC是固定不波動的,因不變所以它的頻率是零,因永久處於一定的角度上所以有固定的極性可區別。而音調的不同,即是綜合的「週期」、「頻率」與「振幅」改變所成,DC為零「週期」、零「頻率」所以就沒聲了。 kQU4s)J  
Yjo$vQi  
註2.中性輸出點─ ~98q1HgS]D  
  即是電壓電位的零點,而高於零點的稱「正電壓」亦即「正極性方向」,低於零點的稱為「負電壓」亦即「負極性方向」。 #HL$`&m  
&5jc &CS  
註3.弦波的波動(變化)─ bLl ?!G.  
  由0度正弦動開始至90度時為最高之「正峰值電壓」,後降至180度為零電位。再來繼續反向弦動至270度時為最低之「負峰值電壓」,後回弦至360度為零電位也等於是0度時;其使為它的一個波動時間過程,這一個變化時間越短頻率就越高,相對時間越長頻率就越低。
離線小豬

發帖
808
只看該作者 8車 發表于: 2005-09-30
Q. kSqMI'89  
  請問目前市面上有DVD錄放影機, 可接受1394輸入, 售價上比花大錢升級電腦划算, 我想說可否先把DV帶子先傳入DVD片, 等以後一般家用電腦軟硬體能有實力制作時再做修改, 或是買台基本款的蘋果電腦, 效果不知道怎樣?, 不知版主覺得, 用那種方法效果會最好? JN<u4\e{-&  
3Yf!H-(\uB  
fJOA5(  
A1. OYk/K70l3  
,gbQqoLV  
  「DV淺淡」即在強調「基本與後製」的觀念,其中談及編輯時「來源」品質的重要性,當最後產製生產出來的通常是MPEG的檔案,而後才能燒錄於DVD碟片上,因其要能大眾化(或說共通性),最後燒錄於DVD碟片上供家用的DVD Player使用;也就是由編製後,轉檔產生了適合用於光碟「映像」格式用的DVD影音專用檔MPEG(VCD用MPEG-1、DVD用MPEG-2)。 %D<>F&h  
47^R  
  其中有強調MPEG是最後要用的,它雖效率極高(指壓縮比很大容量就小)但就是一種無法完全反逆時(還原)不失真的格式,又在後製工作上程序解調等很繁複,反應時間也要比一般DV規範格式的AVI檔慢很多。它不但有失真、編輯反應速度差,所以它不是很適合用來作DV編輯的。(註;只要是影音檔在目前的技術上都是可以的,但就是會有多重失真和反應遲緩的問題!) De:| T8&  
CUZ ;<Pn  
  因為市面上目前的家電用產品,可以直接錄到DVD碟片的也都是採用MPEG格式,同時可以分類資料流的速率大小,以決定您要的是那一個等級的品質(大概就是4、6、8、10MBPS等),也就是把「來源」分類破壞「級等」一次再儲存下來的過程,然DV Tape(影帶)若複製(或說擷取)成DV規範格式的AVI檔時─這一AVI檔是等於DV Tape的,它變成是「原始來源」的非線性物(保存檔),其最大的缺點是容量很大(詳情請參考「DV淺淡」題內的介紹說明),所以還不應用於後製工作時直接保存於DV Tape,是目前最經濟、最佳化與方便的一途,只要注意保存環境的濕度不發潮濕就不會壞,實不用再作轉存啦! tFYo d#  
0fQMOTpOp  
  另一提,我個人在作後製的第一優先之OFF LINE(粗剪)工作上,若是很重要的通常還是回存到DV TAPE上,除製作專案外隨時要取用的,也是直接以DV格式的AVI檔存於電腦上,或燒在DVD R /DVD RW/DVD-RAM上(算一算,DV一秒的容量是3.61MByte,一小時要多大、要用多少片)。 nEboet-#D0  
)l"py9STF  
  其實以您的問題,給一個方便非常經濟的建議作法─採用Q-Video這一套軟體。它可以由外輸入AV或DV在電腦上同時擷取燒錄成DVD影音光碟的,而完成的就是家用的Video DVD了,就是用僅讀的DVD R也可以分次錄到滿碟為止,和每一段錄完就可以馬上撥放。這通常您要是使用BENQ的DVD燒錄機它是免費配送的,那需要安裝在您的電腦上的DVD燒錄機也只不過多花了一、二千金,它也就是一部等同家用的DVD錄放影機了,其影音的品質比要好幾萬金的DVD錄放影機好得很、又有彈性(個人評比,勿誤解!)。 }  cQ` L  
qA5PIEvdq  
! 4{T<s;q  
A2. i*ErxWzu  
lzup! `g  
「等以後一般家用電腦軟硬體能有實力制作時再做修改, 或是買台基本款的蘋果電腦, 效果不知道怎樣?」 :o+&>z  
ym.:I@b?6  
  這實更不用去浪費金錢啦!以目前言,隨便一部約三萬金的P4機台就可以非常的順暢來工作了,請多於此爬文一下就有類似完整設備建議的(在RAID題內)。
離線小豬

發帖
808
只看該作者 9車 發表于: 2005-10-01
Q. 6QM$aLLP?  
  請問...家族中有人會使用dvd to dvd or dvd to vcd嗎.....我搞了很久.....請指導一下吧 )j\9IdkU;y  
謝謝...... F_.1^XM  
2|\WaH9P  
h$l`)AH^  
A. +%=lu14G  
  是否「是」,想把現有的DVD影碟,用空白碟片去拷貝一份,或是轉拷成VCD影碟呢?而有什麼軟體可以用? noZ!j>f{@l  
a[=;6!  
  這在實務上如何操作,我很難一一給予指引,但若把它歸類一下一般人碰到的瓶頸,只要注意認知以下的常識問題,在了解後我想就可迎刃而解了─ ^H`4BWc  
9c{T|+ ]  
1.無作保護的 SZD7"m4  
  用一般的燒錄軟體就可以的,但要注意使用的DVD空白片的規格,如容量的大小是否足夠。通常上是D5的(指單面單層)都很好拷,若是D9(指單面雙層)也要同時配合。這目前一般使用者,可用的就較有限,通常上是燒錄機子便宜,而要消耗的D9空白片子較貴,於我言除絕版的影片外,不然原版的只要較過點時期的,再賣出來的,其包裝還是不變又漂亮,看到的都不會比複製的貴或只要多貴一點點。 -unQ 4G  
dlH&8  
2.有作保護的 !.{"Ttn;s  
  主要都是美國八大家的產品為主,通常也都是採用D9規格的片子,但還是可被「DVDXCOPY」、「ALCOHOL 120」(俗稱酒精)等軟體來複製;DVDXCOPY已被八大家告倒了,但還是可以私自去找來用,而「酒精 120%」是我們台灣人作的功力比前者強大,可作的功能更多(於此不再多談)。 wufQyT`  
C9 j{:&  
3.複製品質問題 DfX~}km  
  通常有「完全」的與「降級」的二種過程,若是D5對D5或是D9對D9一片就可以作完整複製過去了。而D9要用D5拷可選擇完全與降級。「完全」者,因D5容量不足,當然也就得分片則較複雜費時。「降級」者,若把品質指定的較差時,D9也可能用一片D5轉拷下來了。 LKgo(&mY  
tA^CuJR  
4.注意事項 r-No\u_  
  有些其實已完全複製了,但會因認識不清下,即使沒有保護的也會認為有問題的!或是因為容量不同也當成不能拷貝等。另還有空白片,是「正型」(DVD +/RW)的與「負型」(DVD -R/RW)的沒有認識到,即使拷過去了在家用的DVD PLAYER相容上播不出來也會被認為有問題。這又還有區碼的指定問題與電視系統的不同,例美國為第一區在非全區的DVD PLAYER上就沒有被對應到也被「指為拷不過去」、非相同系統也被「指為拷不過去」。也還有原版片子有缺陷、受損、燒錄機不穩定等等問題,實際上大約就是這樣而已啦。  B & ]GGy  
7n*"9Ai(  
註: h:i FLSf  
1.這是講解問題,並不教導、流傳非法,故還是沒有違返我的原則! qL5~Wr m-W  
2.請注重「知慧財產權」與相對的國家法律規定。
離線小百寶

發帖
52
只看該作者 10車 發表于: 2006-01-28
小豬大大: PF#<CF$=  
    向你請教有關筆記型電腦之S-VIDEO影像輸出問題 |=KzQY|u  
  經族人指點購買S轉AV線後測試------- 0pG + yec  
可以輸出但是是黑白的/糢糊....... BkPt 1i  
  有何方法可解決又省錢......請指示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