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父母, 為人主管, 為人長輩,.......一起分享這篇文章~~~~ ~%^af"_
> 感情關係裡,有宿主,才有寄生蟲。 bi!4I<E>k
> 宿主的營養愈來愈缺乏,寄生蟲還會怪宿主供應差。 w0~iGr}P
> 愛他,就請不要「無微不至」地照顧他,讓他變成寄生蟲。 FStE/2?
> GMU<$x8o
> 網友傳了一個笑話給我:聯合國出了一道題目,請全世界的小朋友作答: Kggf!\MR8
> 「對於其他國家糧食短缺的問題,請你談談自己的看法?」 _DC/`_'
> 結果,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小朋友會回答這個問題。 U`6QD}c"s
> 94APjqV6'
> 因為,非洲小朋友看完題目後不知道什麼叫做「糧食」。 -|[_j$g
> 歐洲的小朋友看完題目後不知道什麼叫做「短缺」。 pw>AQ
> 拉丁美洲的小朋友看完題目後不知道什麼叫做「請」。 A ws#>l<
> 美國的小朋友看完題目後,不知道什麼叫做「其他國家」。 MruWt*
> 亞洲小朋友看完題目後,不知道什麼叫做「自己的看法」。 d`~#uN {
> qh7o;x~,
> 我看了之後,苦笑了很久。 w|L~+
> 我覺得創造出這個笑話的人真有程度,這確實是一針見血的諷刺: keJec`q=X
> 我們確實從小都不知道什麼叫做「自己的看法」, NPoXz
> 多數人總要掙扎很久、糊塗很久,才發現, ';ZJuJ.
> 啊,原來我活的人生「好像不是」我要的人生--- pM46I"
> 我也常碰到在戀愛、工作的選擇上, eGTK^p
> 為了長輩的「反對意見」痛苦很久的人。 ;! 9_5Ar%
> 我會問他:「那你自己的看法是什麼呢?」 <khx%<)P
> 我總發現,他們痛苦的原因,並不全因為別人的反對或逼迫, jSVO$AW~C
> 而是自己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e<Xd:77{
> 2ga}d5lu
> 很多人活到七老八十, L|Ydd!m
> 還是成天聽著東家長西家短,把自己弄得心煩意亂; uc<@
Fh(
> 或者寧可求神問卜,就是不敢自己做決定。 q@sH@-z4]
> 有自己看法的人少之又少, kp6x6%{K\
> 是因為我們生活在一個要求「乖寶寶」的社會裡, yJL"uleRT
> 為了方便管理,我們從沒被訓練成有主見的人。 </=PN1=A
> 「太有主見」總被當作負面批評。 #TWc` 8
> 「好乖」一向是大人對小孩的最佳讚美之詞, xY S%dLE"
> 只要有耳朵就好,嘴巴最好也只用來說「好」。 N 93E;B
> 就算是所謂「小時候很叛逆」的人,也未必有自己的看法。
xAjQW=
> 往往只是覺得「大人這樣說是不對的,我就是不從」, zvf]}mNx
> 因為反抗而走上的道路, nB5[]x'
> 常常是「明知這樣也不對,卻糊裡糊塗地往歹路走」, X*"Kg
> 也一樣不是出於自己的意願。走上歧途,都說是「被壞朋友帶壞了」。 %wf|nnieZ
> tD]&et
> 自己的看法,來自對自己的信心。 Q:gn>/
> 不久前,我訪問了一對父子檔, DQ\&5ytP
> 父親是電子行銷界相當知名的總經理, |y%].y)
> 他的兒子十九歲時自己創業當了總經理, p'uz2/g
> 目前公司的營業額也相當穩定;我對這個「年輕人」印象最深刻的是, ?@?a}
> 他回答問題時眼神堅定、條理分明、很有創見。 s[q4K
> 我忍不住問他的總經理爸爸:兒子這麼優秀,是怎麼培養的呢? n[Iu!v\/*
> 7J;~&x
> 爸爸的臉上難掩得意地說,他向來鼓勵兒子說出自己的看法。 4)HWPX
> 在孩子很小的時候,他就會把身為老闆遭遇的困境拿出來跟兒子討論, qH
Ga
> 要兒子說出自己的意見:如果你碰到這個難題,你會怎麼辦? o,Zng4NY
> 兒子的看法,雖然未必成熟, S"^KJUUc
> 但有時神來一筆,也會幫他解決一些想不通的問題呢。 bp>ps@zFq
> 他說:「我最欣慰的不是兒子創業成功,而是我們父子互動良好。 [du>ff
> 我很欣賞他,遇到困難時,他總有自己的一套。」 sIRrEea
> K-EI?6`xM
> 很多企業家都以威權教育下一代,孩子有意見也不能說, 7#9'2dI
> 儘管家族事業再成功,父子間的感情常只停留在「表面工夫」。 (: TGe v
> 這位總經理的父子情深,讓我深覺感動。 I4<{R
> 你也一定很羨慕這種父子關係吧。 QK?2E
> 這位父親很有遠見,他知道: \buZ?
> 人一定要有自己的看法,才會有真正的自信心--- V^ fGRA
> )"_Ff,9Z!
> 我們不會天生就有自己的看法, @vdc)vN[/
> 也不是生長在一個「鼓勵你有看法」的家庭; 8tV=fSHd
> 要有自己的看法,只能靠自我的對話練習: d(X\B{
> 遇到人生的選擇題,先問問自己: rysP)e
> 到底我有何看法?不要急著問別人。 _'!N q
> 當然,「自己的看法」必然要有支持它的後盾, tA!
M
> 那就是:承擔失敗的堅強與自我負責的勇氣。 KFTf~!|
> !paN`Fz\a
> 再來看看這個可能發生在你我周遭的「e世代幸福小孩」的例子。 Q^a&qYK
> 芳瑜自小成長過程,倍受父母呵護,從來沒有單獨離開家。 K/f>f; c
> 高一暑假,她加入學校的遊學團到加拿大遊學, vF9*tK'
> 她每天欣喜地等待著這一小段獨立生活的來臨, L!bfh`
> 沒想到母親的歇斯底里症狀卻和她的開心成正比。 c=b+g+*xd
> 「她連衣服都不會洗,自己根本沒法照顧自己-- d{QMST2&
> 沒有我跟在她身邊,該怎麼辦? OZ(Dpx(Q
> 我去問問學校,看媽能不能跟著去……」 Wc~3^;U
> 芳瑜的好友也都加入這個遊學團,芳瑜並不孤單。 1pd 9s8CA
> 母親的提議當然讓芳瑜很倒胃口, yOX&cZ[
> 但還好學校的答案是,父母即使要隨行, gzVtxDh
> 也不能夠像四九、銀心一樣跟著梁山伯與祝英台住在一塊兒。 ^ Xm/
> 也還好芳瑜的母親是個公務員,沒有那麼長的假期可以隨侍左右。 t:\l&R&
> 「啊,糟了,糟了。我看你還是不要去好了,你看,」 py]KTRzy
> 在臨行前幾天,母親一邊看報一邊大聲喊叫, fi=0{
> 「有一個女生,到加拿大去遊學,結果被謀殺了, Y!Drb-U?;
> 好恐怖,我看--那邊的治安並沒想像中的好,不要去h算了……」 x5oOF7#5
> 芳瑜說,全世界都有人被謀殺,她在台灣也可能被謀殺。 >W
r$Y{
> Y=E9zUF
結果,和媽媽吵了一架。媽媽覺得芳瑜變叛逆了,更找上學校的輔導老師。 h}h^L+4
> X'f)7RbT
幸好輔導老師滿了解其中的奧妙,芳瑜保證自己一定會萬分留意自己的安全, #1[z;Mk0
> 而且在行前把媽媽的叮嚀白紙黑字寫下來,讓媽媽放心,終於順利成行。 jJia.#.Ze
> 回來之後,也讓媽媽覺得, wX0l?xdI
> 放手,使孩子變成熟了,更懂得體諒,不再只是飯來張口的小女孩。 ePEe?o4;
> hU"F;4p
> BqB|Fo
這算是個溫馨可愛的例子:放手不是失職,而是讓依賴者成長的必經階段。 Efx=T$%^&
> z]=8eV\
怕他羽翼未豐,怕他自己飛不好,是一向扮演「照顧者」的人最大的憂慮。 b+{r!D}~
> 但如果一味的擔心,一直不肯領會他遲早有一天必得要長大的事實, Ie@Jb{x
> 照顧者和被照顧者,就會變成恆久的宿主與寄生蟲關係, 8z}^jTM
> 本來是共生,後來卻因太緊緊相繫,變成共毀。 I\zemW!
> 演變成共毀關係,只會令人頭痛,一點也不溫馨可愛了。 ()\jCNLT
> 共毀關係,常在親密的人之間不經意地無奈形成。 :( ,mL2[
> S6sq#kcH
> 有個女性朋友新婚,怕寡母獨居寂寞,很有心地將她接到自己的家中住, @i LIU}+
> 沒想到這位岳母動不動就進女兒、女婿房裡,屢勸不聽, %3o`j<
> #;Tz[0
有回女婿正在換衣服,岳母大剌剌地推門進來,赤條條的女婿被嚇得魂不附體, *Y6xvib9*
> :iPym}CE
岳母也還見怪不怪地說:「哦,沒關係,我什麼沒看過?一家人嘛……」 L0NA*C
> 小夫妻當然沒能相處得太好。 }dYBces
> 妻子已經習慣母親鉅細靡遺的照顧, X+82[Y,mB.
> 然而新婚丈夫卻怎麼也消受不了,不久就離了婚。 ~Z)/RT/
> 岳母比女兒還激動,大罵女婿沒良心,並不知道自己惹了多少禍。 $}o
b,i^W
> 丈夫離開了,女兒當然也埋怨母親, ~E5z"o6$
> 為什麼只要有媽媽介入,她的感情從沒好下場? }q[Bd
> ~O6\6$3b5E
> 這可不是「罕見案例」。 7'lZg<z{~j
> 當事人如果換成婆、媳與夾心餅乾的丈夫, S<wj*"|.s
> 相信每個人家隔壁就能找到現成的例子: , X{>
> 因為不肯放手,所以不懂分寸,故意聽不見聲音。 ~@W*r5/
> 這些家庭糾紛如何解決?真的很難。 e^1uVN
> 放手是一種對別人獨立生命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