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闖尖石後山
EB2 5N~7 >NjgLJh 距離上次我們在泰利颱風過後,造訪受創的尖石,距今也有一個半月了。我們常在想,如果當初不走「石磊產業道路」回北橫,是不是就不會發生上次的尖石驚魂記。誰知,這一念之差,註定我們這次在山域裡流浪,與黑夜相逢。
+~f5dJyk` 7kq6VS;p 一大早看著窗外的大雨,心想尖石的路況…,雖然猶豫,我們還是決意前往。從中和上北二高,在關西交流道下,沿3號省道再接120縣道往內灣方向前進;途中可俯視廣敞的油羅溪河床,水質清澈,比起上次看到的黃濁的溪水,心情要好得太多!
xn,I<dL39 W $E Ao+V 在尖石入口處120線上的竹屋展售中心,正在舉行「梅嘎莨人文卡布之旅」;「梅嘎莨」就是尖石鄉的「梅花村」,「卡布」是泰雅語的「甜柿」,所以這是一場承傳泰雅傳統技藝、介紹部落人文生態,並促進部落經濟發展的饗宴。經過著名景點「尖石岩」、「泰雅勇士雕像」、「錦屏拱橋」和「青蛙石」後,我們繼續往那羅方向前進。走訪尖石那羅的煤礦坑時,天空突然放晴,我們用相機捕捉到陽光下的礦坑遺跡。
Wk-jaz z%44@TP 往宇老的竹60縣道走來比上次輕鬆許多,原因不外是多處道路已修復並重舖柏油路面,還有另一原因是10點多竟開始起霧,被颱風摧殘地猙獰突兀的山壁,也不再成為視覺上的威脅。11:00左右抵達「李棟山莊」,儘管什麼裝備都沒有,我們還是決定爬上山一探古堡。山莊主人朱先生說已經許久未下雨了,開始缺水了….言猶在耳,竟下起雨來,我們笑稱是從台北帶來了雨水,只是雨勢越來越大,只好鎩羽而歸;回程的途中,還是有其他遊客堅持爬上山,shame on us, we’d no guts…..
2R>!Wj'G+o 53O}`xX!6 接近中午1:30,我們抵達宇老,在「以娜の店」用餐後,繼續往秀巒前進。唉~ 因為懼高,不敢走上吊橋,沒能看到軍艦岩的真正面貌… 我們只走到秀巒吊橋頭,此時剛入秋,吊橋對岸的樹還沒轉紅。看來,還會有下一次的尖石之旅 。
b_>x;5k ;QqC c!b 天空開始下雨,我們必須快點上路回家,深怕天色變暗,山路更難行。我們很快抵達馬里光村,並朝「復興」的指標前進。原本土石流阻擋的山路已舖上柏油,讓我們以為路都修復地差不多了。才前行不到15分,離聚落已越來越遠,原本跟在後頭的車子,也紛紛不再看到車燈的照射。
5[|ZceY 7Kn}KO!Y8 天色終於完全昏暗,而路況卻越來越難行、越來越窄、越來越多土堆和石頭橫渡路面。突然,我們聽到一聲「嘣」!趕緊下車查看,卻聽到非常明顯地『嘶~~~嘶~~~』漏氣聲…. 沒錯!車子左前輪的輪胎被「尖石」刺破了!我們勉強前行,但車子正急速洩氣中…. 撐不到3分鐘,終於癱在深山的道路上,而此地離下巴陵還有40分鐘的車程。
rhj_cw O
2W2&vY
我們試著用補氣桶打氣,但是補氣的速度永遠趕不上洩氣的程度;後來打算換備胎,結果發現千金頂卡住…. 怎麼偏偏就在需要用的時候發生這種事…. 只好徒步走回前一個聚落,向當地人求助。感謝雜貨店老闆熱心幫忙連絡,修車師傅雖然下班了,還是願意從下巴陵趕過來。
KSxZ4Y !T$h?o 在等待修車師傅的時候,意外地,讓我們體驗到黑夜中的尖石後山,那種四周山巒環抱,雲煙嬝繞,卻充滿了寧謐和神秘的氛圍。我想,這也是山為何迷人的原因之一吧!
Ob@HzXH QW=
X#yrDO 修車師傅終於到了!第一句話竟是問我們「是不是迷路了?怎麼走到這個地方哩?」,原來這條路從去年艾利颱風後,就一直無法通行,如果不是我們,師傅還不知道能通車。花費一番功夫,我們又能上路了(當然,我們荷包也大失血)。接下來的路況也沒好到那,甚至有一段路是完全被沖斷,另開闢一條替代的山路。當再度看到往復興的路標又出現時,我們終於放下心來….。想到這,很感謝一路上曾給予幫助過的人,也慶幸當時在身邊的是自己最親近的人,至於那修輪胎的錢,也算是花得必要。(相簿裡有註腳哟~ )
`[F[0fY- ujh`&GiB+ 後記:初次看到受颱風重創的尖石,心裡五味雜陳。這裡的人文生態和高山峻嶺的美景,帶來了一批批的觀光客;產業道路的開闢,帶來更多的旅遊商機;農業改革和經濟的提升,使得當地部落的生活品質改善,但也將都市人心態上的醜惡和現代化的負面影響,帶進這淳樸的部落裡。一定要「人定勝天」嗎?一味地試圖改變大自然幾千年累積下來的面貌,最後終遭大自然的反撲…. 當我們竭盡所能去改變生活條件的同時,是否也曾想過「天人合一」才是大自然運行之道? 相片請至
http://spaces.msn.com/members/sjfon/ 參觀...我家的小Q很猛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