暈車知多少 R,!Q
Zxmg
l
n}}5Q
因為自己的太太常暈車,再加上有人問小Q容易暈車,所以就把我知道的相關資訊跟族人分享 F{\gc|!i
X7|.T0{=x
為什麼會暈車呢(即所謂的動暈症,或是也有人叫自律神經失調症)?因為大腦對外在情況的預期與從感官所接受的訊息不一致,而造成不舒服的後果。為了要維持平衡,大腦會組合許多來源的資料,包括視覺、觸覺及內耳平衡覺等,尤其是內耳對於角位移及線性位移的偵測特別重要。多數時候,所有的感覺輸入都相互一致;如果這些感覺輸入不符合大腦對該狀況的預期時,就會造成動暈症,而有喪失空間感、噁心或嘔吐等症狀。 所以當我們乘車搭船或飛機時,直線變速運動、顛簸、擺動或旋轉時造成部分神經系統非常敏感的人的身體局部功能紊亂(就是你明明是坐在那裡不動,但是藉由耳朵眼睛傳達到腦部的資訊卻是在動),就造成所謂的暈車(機/船)了﹐如果體質虛弱者(以女性為多)﹐睡眠不足、飲食不當、精神緊張、某種氣味的不良刺激,均可誘發或加重症狀﹐甚至空調,一般都處於密封狀態,也會加劇暈車暈船現象。 +>g`m)?p
{sv{847V
有時候你不見得坐車才會暈,如果你駐足在四週景物不斷變換的場合,也可以因為上述原因而產生暈眩;而2-5歲小朋友因為內耳發育不成熟,所以不容易暈車;駕駛不常出現暈車,因為他所接受的訊息不會互相矛盾,同時駕駛也掌控著車子,可事先曉得車速的變化,但那些在車上看電視,或看NOTEBOOK電腦或書等等的人,反而更容易引起暈車;聽說動物裡面,狗是最容易暈車的(我自己養的吉娃娃-小乖,每次暈車都會流口水,然後病奄奄的);而有更多人認為,自我暗示強烈的人是動暈症的好發群,心中 一直想著:我鐵定會暈車的人,很難逃過變成軟腳瞎的命運。 `Xcirfp
6j8<Q 2
最近我聽過一則超出我認知範圍的message,有一種叫"次聲波",也是引起動暈的原因之一。“次聲波”可以分為自然和人為兩種。自然界中的火山爆發、地震、颱風、雷電等等,都在發出可以聽見的聲音的同時,不斷地發出次聲。地震爆發前,許多動物往往有異常反應,如老鼠逃出洞、牛馬不入圈、雞犬不寧等等,這主要是由地震爆發前強烈的次聲引起的。而人為的則以核爆炸最為著名。其實,飛機的飛行,火車、汽車的奔馳,鼓風機、發電機的運轉也都可以產生次聲波。一般人的暈船、暈車則是由每秒鐘振動2—20次之間(即2—20赫兹)的次聲所引起的。當次聲達到一定程度時,人會產生恐懼、噁心、眩暈等不適症狀。其中5赫兹左右的次聲對人危害最大,能引起神經錯亂、大腦損傷、視覺模糊、血壓升高、四肢麻木,甚至五臟破裂。 9;r? nZT/
dyFKxn`,
ok!!暈車的基本原因大概了解,但要如何降低呢?以下有幾種方法: kJ: 2;t=
$)e:8jS=
1.最常見的就是服用暈車藥,有抑制前交感神經過度激化的作用,藥效可持續12小時,不過有些暈車藥會讓人四肢乏力,嗜睡等副作用,孰優孰劣請族人自行評斷啦~~ 0v"&G<J
~' =lou
2.用貼的暈車藥,抗膽鹹激性劑,必須貼在耳後凸出的耳骨部分,通常海釣者最喜愛的抗暈眩劑,藥效可持續72小時。不過,內人曾經貼過一次,竟然發生亢奮與失去判斷的奇異現象,當時我開車在天祥太魯閣間的一線天,她竟然抓我的方向盤甩來甩去,險像環生,害我從此都不敢再使用這種貼片 Q59/ex
+
>sci
3.出發前喝新鮮薑汁是避免暈車不錯的方法(國泰醫院家醫科提供) o*7y ax
CT5Y/E?}
4.坐靠窗,駕座旁邊,注視遠方,想別的事情轉移注意力。 為避免眼睛疲勞,對於快速飛馳而過的景色,最好不要勉強去看。基於地心引力,坐著比站著不易頭 暈,如果必須站著,也應儘量迎合晃動的方向。(為什麼這麼作的理由已經在上面強調過了) oa9)Dv
!5;t#4=
5.中醫的方法大都以刺激穴道為主,在拇指和食指虎口找出合谷穴,以拇指按壓後鬆手,反覆數次;或是眉毛尾端和眼角延長線的交叉點是正確的太陽穴位,以大拇指按壓,壓進肌肉到有酸疼的感覺 然後輕放,按摩此穴位可以促進腦部循環,避免暈眩感。另外手腕算起三指的內觀穴的內關穴也是可以達到類似的效果 c=t*I0-OVS
(/q}mB
6.車上安裝制震防傾的裝置,例如拉桿等等,減少因為巔陂甩盪所引起的不適,當然這也包括開車者的習慣,就像嘉義阿哲交待的"慢慢開,不要甩尾過彎".都能夠把動暈症狀降低 "=`~iXT{e
z`9l<Q/
7.把小Q高度降低,變成矮Q(這是來亂的~~~) &kq7gCd
&(\@sxAyZ
s{% fi*
以上是小弟的心得經驗(有些是轉載網路上的資訊稍為整理歸納) #y`k$20"
s_` V*`n&
如族人有其他的避暈良方 b2%blQgo
K \m4*dOv
不妨分享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