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國外教育,我最喜歡也最討厭提及芬蘭及愛爾蘭。喜歡是因為他們沒什麼自然資源,也沒有輝煌的 H]v"_!(\
3fC|}<Wzt
歷史,但都靠投資教育而成功。更難得的是,主政者在國家貧窮時就知道要投資教育;討厭的原因是不 Wl3jbupu _
>?b<)Q*<
免感慨── nsChNwPX
[H#*#v
我們不是窮國,但為何孩子享受不到類似的教育? "m^whHj
**I9Nw!IH
芬蘭的教育成功,可由二○○三年OECD
0>D:
Ve<3XRq|8
針對四十一國的十五歲學生所做的PI SA U'iL|JRF
-"L)<J@gQ?
測驗成績中看得出來。芬蘭學生「閱讀能力」及「科學」排名第一,「數學」及「解決問題」第二。由
<,~
=o
.ON+ (
#n
於教育成功,其他方面表現也很優異,例如兩次的環境永續指標評比均是世界第一、水質第一、世界競 Zp|LCE"
T W?O
爭力第一,連政治透明度也是世界第一。 zE VJ
2tvMa%1^
芬蘭一年上課一百九十天,國小低年級生每天最多上課五小時,中、高年級最多七小時,時數比國內學 "r0z(j
,eRl
Z3T
生少很多。據一份瑞士的調查,我們是工時第一的國家,國內學生的正式上課時間已明顯多於芬蘭,若 &sL5Pt_
B$7m@|p!
加上輔導課、課後補習等,恐怕台灣小孩的「學時」也是世界第一。讓資優生花較多時間演練解題,可 U-TwrX
PK C``+Ki
能提高數理成績,但很難提昇閱讀寫作及創意思考能力,甚至可能抑制學生發展。 #RJy
6K P!o
芬蘭把教育視為人民的基本權利,不因經濟或其他因素影響受教育的機會。平等教育使學生素質整齊, ]T^m>v)X
[
H>MeeR
例如OECD CpS'2@6
.EloBP
測驗中,雖然「數學」低於香港六分,「解決問題」輸給南韓兩分,但南韓及香港學校間的差異明顯, /N%f78
Z
'0
(Bb
變異數高達四十七及四十二,而芬蘭學生程度整齊,變異數只有五。 9^a>U(,
4
>&%-BhN
芬蘭提供免費九年義務教育,教科書、午餐、醫療等也免費。百分之九十九點七的孩子都完成義務教 k 5 "3*
=oQzL
育,可能是中輟生最少的國家。九成四升學至高中職,午餐及學費仍全免,但得負擔材料費。大學也免 J.<eX=<
=fsaJ@q,R
學費,但須付費加入學生會,以獲得優惠膳食、醫療等福利。 Xx'>5d>
dlT\VWMha(
發展較慢的孩子本應得到較多照顧,但東方國家走精英教育,資質較好的學生學習資源較多,不平等教 Nb];LCx
~zm/n,Epb
育無法全面提昇國民素質。芬蘭正好相反,在OECD 5t<]|-i!
ttsB'|ps
測驗中表現較差的學校,反而得到較多資源,讓每名學生都能得到優質教育。芬蘭約有兩成六的學生因 4O`h%`M
e{}o:r
身心障礙、成長遲緩等原因,接受免費的特別教育。 &*yve}su
q@sH@-z4]
國內曾提出「建構式數學」,平心而論,這套教法能提昇學生思考。但導致失敗的錯誤關鍵,是強迫每 K$]QzPXS
G6,8Xwk
名教師使用同一套教法,更糟的是多數教師不會教。 G;m"ao"2
X^W>
"q
芬蘭的做法是先確保教師品質,除幼教教師外,都至少有碩士學位,然後訂定評估學生的國家標準。國 x-pMT3m\D#
9C$!tz>>+i
家只管學生品質,不管教師如何教;為了讓學生各方面都能成長,教師的教法自然趨向多元化並以學生 c7F&~RLC
%RN-J*s]
為主。教育部管得少,但教學品質反而高。 a~*V
?iX=2-
芬蘭的教育指導制度更值得一提。他們鼓勵孩子自我成長,與自己比,成功率高,學習是快樂的。國內 5E!m! nBZ
/6?plt&CA
則強迫孩子與精英比,壓力當然大,學習興趣低。例如從二十分進步到四十分,可說是成功的教育,學 mi<D
bnou
Pp_3 nyQ
生的未來也可能無可限量,應該給與鼓勵,但國內卻往往忽視這種情況。 Tr0V6TS7
mRH]'dlD7
我常想,「要犯」陳進興及張錫銘都不笨,但因家庭弱勢,教育制度及社會又放棄了他們的成長;蔣勳 cXcx_-
g]<Z]R`
教授也曾問過,為何讓陳進興在那種環境成長? n&m?BuG
46Q;F
若能享受類似芬蘭的平等教育,我相信他們不會走上不歸路。 /QXs-T}d
9LEilmPs
在台灣,技職教育已愈來愈看不到未來,但芬蘭的高職與高中生人數約六比四,技職生較多。技術大學 rrY{Jf9>
4 ?@uF[
是一九九二年才設立,但每年入學人數已超越一般大學。 2b4pOM7W
-hVv
芬蘭不但希望達到「一個都不能少」的平等教育,更希望讓每個人一生都不斷成長,很多機構提供各種 ?]\W8)
4ljvoJ}xjr
形式的成人教育。成人的基本技職教育是免費的,高中職及較專門技職教育則會收費,但工作滿十年以 D){"fw+b
Vgqvvq<S
上即可得到政府補助。 lpfwlB'~9
8sR
教育應是一輩子的事,我們在校時間不短,但不在校的時間更長,每個人一生都應該有權利享受學習的 ~Q_)>|R2
d^Zo35X
樂趣。周聯華牧師七十歲才開始學電腦,或許我們四十歲想學室內設計、五十歲想學寫新詩、六十歲想 I
9{40_
tDC0-N&6S~
學畫漫畫..如果抽出時間學會某樣東西,十年下來一定可以享受到成長的樂趣、貢獻所學。(資料來 $@[dm)M
Q^a&qYK
源:歐洲教育資訊網路及芬蘭教育部網站資料) l-<3{!
J 6(~>g
本文作者為交通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