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的音響系統是透過DVD撥放, ~b+TkPU
聽起來總覺得怪怪的,是不是要買Audio Player, y2k'^zE
至於對於 CD player 不知大大有何建議.
)X{ x\
/N /0Q=}:d 首先,先給一個Audio CD與Audio DVD軟性錄製的概念:
l2uh"! >r%L=22+ 1.Audio CD是採用LPCM(Linear Pulse Code Modulation)(線性脈充編碼調製方式),取樣頻率44.1KHz、長度16bit可帶有二個聲道。
?!>B}e&, ok;Y xp> 2.Audio DVD同是採用LPCM編碼,取樣頻率96KHz、長度24bit帶有二個聲道。
/(C?3}}L B6)d2O9C 3.Video DVD之Audio部份,可用LPCM、PCM或MPEG-2之Layer-3(具再一次壓縮,現MP3音訊就是這一個規範),最高取樣192KHz含蓋了Audio CD與Audio DVD、最高長度可達32bit(可區分16bit、20bit、24bit與32bit),同時也可用AC3或DTS具有5.1或7.1聲道之數位壓縮編碼處理。
oh+Q}Fa: P7GuFn/p~2 由上來看,DVD的音訊最高取樣標準都在Audio CD與Audio DVD之上,然採用LPCM、PCM跟MPEG-2之Layer-3的編碼最大的差異,在於─
/BB(riG a.LPCM、PCM容量大反應率度快,無再一次壓縮也就沒有再生的另一次失真。
+`pS 7d b.MPEG-2之Layer-3在壓縮編碼時有破壞性容量小反應速度較慢,但取樣採用越高就越趨近原音(失真就越小)。
:;[pl|}tM +a$'<GvP 有人會問那一個音質好?這就得看製作時是採用那一個「標準」,以及原音的「來源」品質而定;個人看法通常性八大家出品的Video DVD之音訊一定比Audio CD好。然Video DVD的聲訊製作時如是講求「動態的效果」時就比較沒有「質感」可言,但是如是製作「現場演唱會」的聲訊就會很講究,這時一定都在Audio CD與Audio DVD之上了。
W}&[p=PAS P:GAJ->;]> 其次,說明硬體的設備問題:
L ]HtmI j#^EZ/ Q1.目前我的音響系統是透過DVD撥放,聽起來總覺得怪怪的
9Q{-4yF9k Hc?8Q\O: A1.基本上,目前每一部DVD Player都是可以播放Audio CD/DVD與Video DVD光碟的,然都有一個共同的是要作聲音的解調與不解調之輸出。而當要解調聲音數碼成類比訊號時,則要看這一個「解調轉換器」是存在於那一個地方,這一個「解調轉換器」的「優勢」和「模式」就很關係到再生的品質,比如─
hY$gzls4 8MIn~ 1.「解調轉換」是由DVD PLAYER直接送出類比訊號時,這時就是讀取兼轉換。但是它的解調轉換器,天生(內定)的資質不好(可以說電路架構不棒,類比失真性高),當然的音質是會較差的,即沒有「優勢」。
Hh^EMQk 3khsGD@ 2.「解調轉換」是間接由DVD PLAYER送出的,即另一個「模式」,這時就是讀取不轉換,它還是處在數位碼階段不會有任何損失。此時在DVD PLAY上送出的是SPDIF信號,還要再靠擴大機方面要具有「解調轉換器」來作轉換,當然的不具這一個功能的就不能走這一個方法(即沒有另一個「模式」)。然在擴大機上的轉換器同樣有天生(內定)的資質好壞問題,相同的好的音質佳、差的音質就劣(即「優勢」所在)。
GyU9,>|~T OIi8x?
.~] 3.以上二點所言產的類比音訊在這時是處於一種學理上稱的小訊號音源階段,它必須再通過放大器的一級一級提升放大訊號與功率,最後才能成一可再去驅動喇叭發音的大訊號,以振動方式產生音波波動轉送到我們人的耳朵來感受,這時又有擴大機放大電路的品質問題((資質的優勢);即最忠實的為零失真,實不可能唯有越小越好,繼是喇叭的品質之頻率響應問題(又是優勢與否)其緣由都是相同的,而最後就是「空間」了,這一個空間「反射效果」的好壞就是人為主觀的判斷感受(可說又是一個模式),它只能用儀表作視同感觀的收錄後作數據的比較,不然就是人為評比云云(可說又是一個模式;空間不同人評不同)。
%6A."sePO Ew`(x30E 4.「聽起來會怪怪的」,形容不足實無法去確認您的狀況。是否有音源訊號轉接過程不對,比如已成類比狀輸出時,因接用到擴大機的輸入端用錯了,造成準位的放大不同了,產生飽和失真或阻抗配備不對增益不足細小聲音被過濾與衰減掉等都是問題。或是DVD PLAYER與具有可設性的擴大機之設定無法匹配等之結果,實還無法正確來考論。
-PfBL8 w&c6iFMd0 Q2.是不是要買Audio Player
\<e? -DVoO2|Dv A2.由上的解析,Audio Player是單純作A1回答點的相同問題而已,一般性的幾千元價位者和數萬元以上者,個人評比沒有什麼必要,其高價位的多出的是有著較佳的機械隱定性機構(因採用少成本貴而已),在電路上差別不大(這沒什麼特別成本要多付出的也就是天下電路一大抄);
比如在電路上形成的總諧波失真率在0.005%跟在0.01%之比較人的耳朵根本很難感受得到,感受的最大差異應該是在喇叭上的等級區別較大。 QoLp$1O(y w!/\dqjv 總結:
m!22tpb 純聽音樂享受時,一般音響發燒迷都是採用立體式擴音機匹配高級喇叭所得發出的音場效果,講求在質感的方面。雖5.1、7.1的擴大機也可以切換而成,但這一類使用的電路與喇叭等級與純音響迷用的單純立體擴大機(電路不見得會很好)與喇叭資質有著很大的差別,即價位相差很大,也就是一分錢一分貨所得的多一點結果。然純聽音效的5.1或7.1通道的效果時,這講求的是動態音場的臨場感,雖比較沒有質感可言但是就非用這一種較價廉物美的方式了不可。
如使用5.1與7.1擴大機者,能把它的左、右主喇叭換為較高價位的,在純聽音樂時切換在純立體二聲道模式下,想必音質的質感也不會差到那裡去,所以是否更換AUDIO PLAYER實無明顯差別的必要。 ;s* !+UU[uM 註:SPDIF信號之傳送,目前的用法有「同軸」或是「光纖」電纜兩種!。
[ 此貼被小豬在2005-09-03 09:11重新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