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轉貼~~~ I%?M9y.u6
}k1[Fc|
Yv*i69"
KE)^S
[Da
.bMU$ O1
wZ8LY;
4.&et()}
FLlL0Gu
說話前的三個篩子 B415{
有一次,蘇格拉底的一位門生匆匆忙忙地跑來找蘇格拉底,邊喘氣邊興奮地說:「告訴你一件事你絕對想像不到的......」 {QLqf
f1VA61z{)
「等一下!」蘇格拉底毫不留情地制止他,「你告訴我的話,用三個篩子過濾過了嗎?」 他的學生察覺情況不妙,不解地搖了搖頭。 QeAkuqT'[
hta$k%2
蘇格拉底繼續說:「當你要告訴別人一件事時,至少應該用三個篩子過濾一遍!第一個篩子叫做真實,你要告訴我的事是真實的嗎?」 IF*kLl?
「我是從街上聽來的,大家都這麼說,我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T+/Gz'
`Uw^,r
「那就應該用你的第二個篩子去檢查,如果不是真的,至少也應該是善意的,你要告訴我的事是善意的嗎?」 1k>*
「不,正好相反。」他的學生羞愧地低下頭來。 p.1|bXY`
f-6E>
蘇格拉底不厭煩地繼續說:「那麼我們再用第三個篩子檢查看看,你這麼急著要告訴我的事,是重要的嗎?」 \9BIRY`
「並不是很重要......」 : C;=<$
,k@fXoW
蘇格拉底打斷了他的話:「既然這個消息並不重要,又不是出自善意,更不知道它是真是假的,你又何必說呢?說了也只會造成我們兩個人的困擾罷了。」 QTK{JZf
]}G(@9
蘇格拉底曾說:「不要聽信搬弄是非的人或誹謗者的話,因為他不會是出自善意告訴你的,他既會揭發別人的隱私,當然會同樣地對待你。」 82Vxk
G#CWl),=
因此,他訂出了說話前的三個篩子,不做始作俑者,當然也不要受人利用成了是非的傳播者。 H,=??wN
流言比劍可怕,可以傷害一個人於無形,道聽塗說的人,等於是把自己的快樂加在別人的痛苦之上。 Tj*zlb4
說話反應一個人的智慧,謹言慎行,言之有物是說話智慧的最高準則,會讓你一生都受用無窮。 K=Fcy#,f
R_4600
vC J
9[6*FAFJPP
rMf& HX
AytHnp\H
]rHdG^0uss
eyl+D sK
0xC{Lf&
M.!U;U<?
X )g<F
最近在經濟日報看到一篇由鄭丹瑞寫的文章,值得分享: R^fVwDl\
急事,慢慢的說;大事,清楚的說;小事,幽默的說; "i4@'`r
沒把握的事,謹慎的說;沒發生的事,不要胡說; . v0 .wG
做不到的事,別亂說;傷害人的事,不能說; ~0t]`<y=
討厭的事,對事不對人的說;開心的事,看場合說; !2tZ@ p|
傷心的事,不要見人就說;別人的事,小心的說; a` 95eL}
自己的事,聽聽自己的心怎麼說; Q pAK]
現在的事,做了再說;未來的事,未來再說。 5A Vo#}&\
d9sl(;r
知人不必言盡 留三分餘地與人 留些口德與己 <IGnWAWn
責人不必苛盡 留三分餘地與人 留些肚量與己 c*9RzD#Zj
才能不必傲盡 留三分餘地與人 留些內涵與己 uqnoE;57^
鋒芒不必露盡 留三分餘地與人 留些深歛與己 j^"Z^TEBT
有功不必邀盡 留三分餘地與人 留些謙讓與己 KFkKr>S:
得理不必搶盡 留三分餘地與人 留些寬和與己 1%G<gbHpI
得寵不必恃盡 留三分餘地與人 留些後路與己 '{@hBB+ D
氣勢不必倚盡 留三分餘地與人 留些厚道與己 cH.T6u_%
富貴不必享盡 留三分餘地與人 留些福澤與己 &%ej=O
凡事不可做盡 留三分餘地與人 留些餘德與己 FZ6.<wN
KwlN
!:,d^L!bh
WIb\+!
4NMv7[r
&THM]3:
Z~F% K~(
j01.`G7Q
為人處事 常留三分地與人設想 W1f]A#t<
尚存幾分 善自品嚐思量 方見其中滋味 淡泊久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