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雜誌品格教育精選繪本書單-責任 M
0RA&
分類:繪本停看聽 \VW":+
2007/05/30 21:37 lb=fS%
第二單元:責任 r;H#cMj
作者:劉清彥(資深兒童文學工作者) k*F9&-rtN
UCFFF%
小孩從小接受父母照顧,生活所需也多靠父母供給,對他們而言,以自己的能力擔負責任,彷彿是遙遠又陌生的經驗。然而,這樣的依附和仰賴關係無法永遠持續,每個小孩都必須在成長過程中,循序漸進學習成為負責的人,能夠做好自己該做的事,瞻前顧後,三思而行,為自己的決定和作為負責,並且信守承諾,完成答應別人的事。 Y( EF )::
Tkp"mT
v?<
為自己的需求負責 Y( K`3?A
讓小孩從經驗中學習,是養成責任感的重要關鍵。但是許多父母為了保護和滿足小孩,常常想盡辦法為他們做好每一件事,使他們錯失自己動手和負責的機會,結果養成小孩過度依賴的心態,並且視父母為自己付出的一切為理所當然,就像《謙虛派》裡令人頭疼的小男孩李奧一樣。 >!o!rs
#E<~WpP
李奧的父母幾乎將他照顧得無微不至,想盡辦法滿足他所有的需要,卻換來他種種負面的性格和行為表現。這本書的作者在故事中透過奶奶做的超大謙虛派,為李奧營造一個閉門思過的空間,讓他在跌入派裡之後,從搖搖晃晃、衝撞摔跌的過程中飽嚐自私、貪心和霸道的苦果,然後自派裡脫困,改頭換面成為會主動幫忙父母做事、學會易地而處,並且懂得為人著想的小孩。 JV/:QV
v"Ryg]^_
作者用輕鬆活潑的敘事調性沖淡了故事中的道德壓力,使小孩在閱讀時不感排拒,還能深刻感受李奧的心情和處境,在他身上看見自己,然後跟著一起體驗、思考和反省。 pB%oFWqK
mfDt_Iq
除了大人在日常生活中適度給小孩機會,放手讓他們嘗試和經驗,也需要讓小孩看見明確又具體的角色示範,使他們有認同和模仿的對象,從那些人身上看見負責任的表現和結果,激發他們實踐的動力。 mOLz(0
-h8Z@r~a/
圖畫書創作者早在近百年前,便開始透過這樣的角色安排,溫柔地提醒小孩成為有擔當的人。一九一○年於瑞典出版的《貝雷的新衣》,正是這方面的經典作品。作者艾莎.貝斯寇筆下的小男孩貝雷,為了擁有一件新外套,從自己養羊和剪毛,然後以交換工作的方式,一路請託人梳毛、紡紗、染色、織布和裁縫,最後終於穿上自己辛苦工作換得的嶄新外套。 p2+K-/}ApP
^R7X!tOq4
作者從小孩實際生活相關的角度切入,讓小讀者清楚看見明確示範,藉此鼓勵他們學習為自己的需求負責,以勞動和付出換得自己所需要的東西。這本書也成為日後許多相似主題圖畫書的創作原型,一九八二年出版,改編自二次世界大戰後真人真事作品的《安娜的新大衣》,也有異曲同工之妙。 x{rjngp2
sdgI ,
為自己的決定負責 'I r
透過向故事中的角色看齊,閱讀的小孩也能學習做好份內的工作,並且為自己的決定和行為負責。《培培點燈》和《愛彈琴的安娜》中都有盡忠職守的角色,一個是忠人所託,每晚按時出門點路燈小男孩;另一個則是不畏長途跋涉、努力學習和練習彈琴的小女孩,他們看重自己的本份,並且盡心盡力完成,讓閱讀的小孩從他們身上看見,責任感是一種全力以赴完成工作的態度,過程雖然辛苦,但完成後便能享受負責任的甜美果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