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己的簡單SAE記法是:
M>Yge~3 W: Winter, 指的是低溫的流動性, 5W=-35度結凍, 10W=-30度結凍,
jY.iQBhjEB 一般跟引擎發動的瞬間時機油潤滑有關, 稀一點的流動快, 啟動磨損就少一點
iUcDj: 故如您常跑外面, 引擎開開關關, 應該用 0W or 5W, 不過都跟口袋大小有關, 0W的話口袋當然要更深了
CuE>=y-"I SG6@Rn*^ 後面的 30,40,50: 指的是高溫的流動性, 越高代表越黏,
f< A@D"m/ 一般跟車子的老舊有關, 新車可用稀一點, 老車就黏一點,
XwlAW7lU= 大腳的人, 可用黏一點, 高速超車會爽快一點~
3EGQ$ E;l|I
A/7 可參考:
_sU| <1 http://blog.yam.com/gabrielchang/article/8905897 H ]BH e/@t U'$ 市面上所銷售的複級黏度(Multigrasde)機油,常見的有SAE 20W-50, 10W-40, 15W-40, 10W-50, 15W-50, 0W-40, 5W-40, 5W-50, 10W-60,主要是能在兩種高低溫氣候中都能維持合適的油膜黏度。後面的數字同樣代表黏度,多半為100°狀態下的流動指數,數字愈大黏度就愈高。高溫時機油黏度夠才有強韌的油膜,在機件與機件間潤滑發揮保護機件功能,否則油膜破裂造成機件快速磨損。因此對於氣候炎熱的國內來說,後面的數字所代表的含意也遠大於前面的數字。在台灣的夏天氣溫很高,從台北至墾丁最熱約40°C,且一整天持續高溫,所以適用#40或#50機油,而低溫的黏度可較不需去考慮(經濟考量為優先!)。
r81YL Y,O)"6ev 簡單歸納下列(在台灣)機油黏度選擇要點讓大家參考。
6< x0e;> (P;z*
"q W前的數字選用(in Taiwan):
!a&@y#x 冬天選0W、5W、10W;夏天選15W、20W
,: X+NQ 新車選0W、5W;一般車輛選10W、15W;老舊車輛選20W
2.)@u~^Q
住高山低溫區選0W、5W;住平地常溫區選10W、15W、20W
~2xC.DF_N 3nt&Sf W後的數字選用(in Taiwan):
JlAUie8 一般車輛或新車選40、50;老舊車選50
&.ZW1TxE8 平順操控者選40;操駕激烈者選50、60
z)Xf6& 新車無吃機油選40;車吃機油選50
R
}M'D15 輕負荷小車選40;重負荷大車選50、60
6'y+Ev$9 短程通勤者選40;高速公路或長途用車多者選50、60
-o\$.Q3 平路行駛者選40;常塞車、常慢速爬山者選50、60
Iu6KW :x 欲較省油者選40;欲引擎較靜者選50、60
<>GWSW <apsG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