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自比爾楊大大的電子報 +joE
ETC》用路人懷念當年的電子收費 -G;1U
{*<C!Qg
記者馬鈺龍卅報導 h'~-K`
%g&,]=W\N
Wk?|BR]O
高速公路電子收費系統(ETC)昨天試用,狀況百出,不少用路人懷念起政黨輪替前的電子收費系統,當年交通部以便民為前提,提供用路人試用,硬體不收費用,新政府改採BOT經營,廠商賺了錢,用路人則抱怨收費太高。 Hi_Al,j:
$|(|Qzi%
當年交通部委託民間學術單位開發高速公路電子收費系統,1999年曾經開放用路人試用,只要上網向高公局登記,收到回函後,就可以到北二高關西收費站裝設電子車上機(OBU),拿到儲值卡後,在郵局及關西服務區都可儲值,過站一次收費38元。 .k`*$1?73x
-\'.JA_
當年試用的路段只有北二高的樹林、龍潭兩個收費站,在最內側的設立電子收費專用車道,雖然試用的路段不長,當年對於往來台北、新竹之間的用路人十分便利,竹科不少電子廠的員工經常要往來新竹、台北,當年都是這項測試的受惠者,已經先行體驗過電子收費的便利性。 n,jE#Z.D
~5 pC$SC6>
當年,參加用路測試的用路人都不用掏錢,而且交通部鼓勵大眾使用電子收費,每次通行費都給予38元的優惠,相對於現在,動輒裝機就要先花上幾千元,而且通行費沒有優惠,大大降低用路人使用的意願。 ,eeL5V
vN0L(B
【2006/01/17 民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