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掌上型電腦的傑夫霍金斯(Jeff Hawkins)在事業有成後,自己出錢在加州北部設立了一個紅木 PTWP7A[
rkugV&BhV
神經研究中心,聘請了許多加州大學的教授,專門研究大腦如何處理外界訊息,因為他童年有一個夢 u9ObFm$7
`U?"
{;j
{
想,希望做出一個真正有智慧的機器人,現在他有錢了,他想要圓這個夢。 XP'<\
V`7
他從自己浸淫在電腦領域中二十年的經驗得知,人腦處理外界訊息的方式一定是整體形態的比對,絕對 }K':tX?
zGzeu)d
不是像電腦一樣,一個特徵、一個特徵的比較。因為特徵稍有改變,就比對不出來了。試想,當我們辨 Z>hS&B
^/@Z4(E
識中國字時,除了看到構成字的筆畫,我們也同時看到字的整體,我們把整體跟記憶中儲存的字形相比 s8BfOl-
+g %h,@
較,只要類似,我們會忽略內部細節,而就形態指認,所以雖然每個人的字體不一樣,我們仍然認得 dpAj9CX(
Q/D?U[G
出,沒有這個能力,國文老師就不能改作文卷子了。 P:D@5
yM,.{m@F<
最近,他寫了一本書叫《On Intelligence》,他發現過去人工智慧的學者花了二十年功夫, t =LIkwD
h]6m+oPW
想從電腦來模擬人腦卻沒有成功,因為人腦實在太奇妙了,人腦有一個捉住外界「不變異性」的能力, \B/!}Tn;
MS5X#B
不論你是正面、側面,白天或黃昏,換了髮型或穿了新衣,大腦都能一眼認出你來,電腦即使可以, 'kuLkM,
xg(*j[ff3
花的時間也比人腦長。他發現人腦處理訊息時,是以「不變異性」為中心,有彈性的去比較, a~*wZJ
R1cOUV,y[/
所以雖然光線不同,陰影明暗不同,人腦仍然立即能認出熟悉的面孔,我們也因此能聽懂南腔北調。 >mAi/TZC
zp'Vn7
他說,大腦有很多功能都被我們忽略,我們理所當然的認為辨識外界東西本當如此, S^Mx=KJG
4e20\q_{
只有當功能失去或嘗到電腦模擬失敗的慘痛教訓後,才會發現人腦的奇妙。 j&-<e7O=
Ud:;kI%Vj
他的話使我想起一個自閉症孩子的母親,她每天帶她兒子去游泳時都必須很小心, [;Y*f,UG_-
"?=$(7uc
不能讓水弄溼她的頭髮,因為當她從水裡冒出來時,溼淋淋的頭髮覆蓋在她頭上, TCI)L}L|
miUjpXt
跟她以前的髮型不一樣,她的兒子就認不出她來,會恐懼的退後,即使當她出聲喚他, [:M Fx6
lobC G
讓他聽到是媽媽的聲音,她兒子仍然不敢向前,半信半疑的用手在空中作勢要擋她, AOM@~qyc
SnVb D<
所以她必須要很小心的使頭髮不溼,以免兒子恐懼。 H~;s$!lG
"R0(!3
以前我不理解,因為辨識母親是連嬰兒都會的事,這個能力對我們來說太簡單, -5y=K40
i#%!J:_=
簡單到根本不知道自己有這種能力。自從看了霍金斯的書,才明白我們應該要感謝這個能力。 AvcN,
]6].l$%z#
自閉症的孩子缺少了這個能力,無法從物體中提取出不變的特質,稍有改變,便不認得, W3A9uk6
5GwzG<.\^_
難怪他們一本書重複看千百次而不膩,也難怪他們做事非常固執,出門走的路徑、 XXy&1C
Qsg([K
東西擺的位置一點都不能變。 ~y>N JM>1
}TG=ZVi
所謂「熟悉」,代表在大腦已有記憶的形態,下次再看到,只要直接拿出來作比對即可, .Lp\Jyegs
G$E+qk
nJL
節省我們很多的腦力,這個大腦的特質也是使人變成習慣的奴隸,因循苟且,不願革新的原因。 ^gY3))2_
F1NYpCR
大腦還有一個很特殊的能力就是預測力,我們能根據過去的經驗(即記憶)預測下一步會是什麼, c3C<P
(}MN16!
這兩個大腦特性就使我們在這世界中有效的生存下來了。自閉症孩子少了它,便生活得很辛苦。 |`Iispn
rfYFS96
細想起來,人生有太多的事情我們都把它視為裡所當然,常要等到失去了才會了解以前是多麼的幸福。 q1,jDJglZ
{ !NXu
智慧就是使我們能珍惜自己已有的,同情那些沒有的人,並善待他們。 wMU}EoGS?
5?XIp6%x
幸福小語 >WmTM0
$n* wS,
啟動孩子的感恩心,讓他們看見自己的幸福,生活中才懂得知足,不會處處與人計較。∼證嚴法師 D
]G=sYt
9}jezLI/3
【本文摘錄自《生命教育電子報》124期2006/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