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度C大熱天 該不該在樹下乘涼? VR0#"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 A)q,VSR8
流傳原文: EaGS}=qY5
T3
k#6N.
CVFsp>+
35℃樹下乘涼傷肺,釋10倍芬多精混廢氣成臭氧,請大家留意 ! $R<eXDW6:
~X
-.@k'
bz?
*#S
入夏以來天氣酷熱,溫度頻創新高,有研究發現,氣溫超過攝氏35度c時,樹木會大量釋放異戊二烯和單一芬多精,這兩種物質一旦和空氣污染物結合會產生臭氧,吸入後會引發咳嗽、氣喘甚至呼吸困難,醫師提醒在炎夏的都會區,民眾不宜坐在樹下乘涼。 ai,Mez
?iBHJ{
1dK^[;v>3
林口長庚醫院毒物科主任林杰樑受訪說:「一般人都有大樹下好乘涼觀念,但在都會區可千萬不要這麼做!」 他說,英國科學家去年在歐洲舉行的一個自然環境研討會上發表研究指出,前年熱浪襲歐時造成兩萬人死亡,很多人不是被熱死的,而是因吸入高濃度臭氧,刺激呼吸道、肺部所致,其中以老人和小孩居多,因此,今年歐洲政府特別提醒民眾,不要在樹下乘涼。 z
{J1pH_X
2aN
林杰樑說,樹木在35度c氣溫下,釋出的芬多精是平時10倍,一旦空氣中有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等空氣污染物時,芬多精和樹木釋出的揮發有機物異戊二烯結合後,會形成臭氧,嚴重影響健康。美國的研究也發現,夏天洛杉磯的臭氧濃度很高,尤其靠近樹林地方。林杰樑指出,當天氣熱時,樹下的臭氧濃度最高,芬多精是在和空氣污染物結合後才會形成臭氧,這些空氣污染物多來自市的汽機車及工廠排放出的廢氣,若在空氣清新的山區,反而可多吸收芬多精,它具減壓、恢復疲勞等功效。 [J+K4o8L<A
-K/' }I
RS/%uxS?
\'"q6y
%2oLND}?z
優活大解密: .?S#DS )
Dl/UZ@8pl
&TWO/F+Y
這則網路上流傳的電子信件,文章中引述國內知名毒物科專家林杰樑醫師接受訪問的內容,感覺相當可信。記者上網搜尋後發現2004年8月3日聯合報<星報>記者游淑綺確實有針對此事件做過相關報導,而受訪者也正是長庚醫院的毒物科醫師林杰樑,可見該篇文章的內容確有其事。不過優活記者深入追蹤,訪問大氣化學專家發現,光由樹木芬多精中的異戊二烯和一氧化氮被氧化的過程中產出的臭氧,根本不足以造成人體的危害,因此民眾可以安心的在樹下享受夏日午後的涼風沒問題! HA"dw2|
h/(9AO}t
eB$v'9S8/
根據優活記者採訪國內大氣化學專家指出,樹木芬多精中的異戊二烯和引擎排放出的廢氣一氧化氮、二氧化氮,受到太陽光的催化經過一連串的化學反應的確會產生臭氧,但這些臭氧並不會原封不動的停留在樹下,而會隨著空氣的流動四處飄散,濃度並不足以造成人體的傷害。 p7H*Ff`
KS(T%mk\
"v*RY "5#
環保署空氣品質保護及噪音管制處科長黃偉鳴也指出,芬多精中的有機物確實會和汙染的空氣發生化學反應並產生臭氧,但因環境的條件不同如氣溫、日照及風向等,所產生的臭氧濃度也不同。臭氧是一種汙染源,會不會對人體造成危害要視臭氧的濃度和人體接觸的時間長短來決定,因此也同樣持保留態度。 29Q5s$YD@
`8'T*KU
s9[v_(W
事實上城市裡的空氣中充滿著許多人為的汙染,像是一氧化碳、甲烷等氣體都會經過一些化學變化之後產生臭氧,但又會因為風向的改變、氣流的流動四處逸散,對人體健康影響其實不大。 UN>hJN;c
b0t];Gc%b
([9h.M6v
不過記者求證林杰樑醫師,林醫師提出了驚人的說法,他表示多年前歐洲國家熱浪來襲,曾因為熱浪造成兩萬名老小死於這場天災之中,這兩萬名死者並不是因為熱死的,幾乎都是在死者體內驗出濃度頗高的臭氧,因此林杰樑醫師則持相反意見認為,人類還是有可能受到空氣汙染及臭氧的危害。林杰樑醫師強調,所謂的臭氧在量少時可以殺菌,但量一多就會殺死細胞,使人體的呼吸道及肺部受到傷害,對於專家的說法他表示尊重。 `chf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