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風格切換
  • 3245閱讀
  • 18回復

風芒再現-2005草嶺古道芒花季-系列活動-與您相約11月 [復制鏈接]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離線小熊pipi
 

發帖
792
只看樓主 倒序閱讀 使用道具 0車 發表于: 2005-11-08
「風芒再現-2005草嶺古道芒花季」系列活動-與您相約11月! H`028^CH$  
C=|X]"*:u0  
資料來源:交通部觀光局 #O2e[ E-  
11月—芒花似海、翩然搖曳,彷若天外舒雲清風般潔然怡人!秋天的草嶺古道正是芒花綻放的季節,紅暈的花穗,仰挺於天空,隨風舞動,整個山谷芒花隨風翻滾,有如白浪般波濤洶湧的美景。 N)H _4L  
「2005草嶺古道芒花季」活動自94年11月1日起為期1個月,讓民眾能享受東北角豐富的自然生態與人文藝術饗宴、體驗優雅的休閒時光。 ttaYtV]]  
#MhieG5  
此外,在芒花季活動期間的例假日更安排有精彩的活動內容,計有:集章戳兌換贈品活動、攤位展售、書畫展、懷舊藝文教作及表演、動動手拓碑、照片回顧展,並有數位攝影比賽等,活動內容豐富,預期將揭開草嶺古道賞芒花熱潮。您心動了嗎?這個活動還有什麼好康、有趣的? wK[Xm'QTPJ  
現在就讓我們更進一步瞭解這個活動的相關內容吧! )(&WhZc Z  
p*^[ ~}N  
一、集章戳活動 <&$:$_ah  
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活動,除了可以收集活動的紀念章戳外,更可藉由本次活動更瞭解草嶺古道的人文史蹟,重點是還可以兌換贈品哦! Wm5/>Cu,  
活動地點:草嶺古道沿線、福隆遊客服務中心、大里遊客服務中心 H$ !78/f  
活動時間:94/11/1~94/11/30 !,#42TY*X  
?#8s=t  
二、懷舊藝文表演 , qj  
哇!!好難得聽到的詩歌吟唱表演,今年走一趟草嶺古道,讓您置身感受這股濃濃的懷舊風喔! !BN7 B  
表演地點及時間:大里遊客服務中心94/11/1~94/11/30之例假日10:00~16:00。 :nuMakZZ  
=;.#Bds  
三、動動手拓碑DIY sidSY8j  
對拓碑有興趣的人有福了,為了讓遊客加深對草嶺古道印象,在大里遊客服務中心戶外拓碑區,請專業的老師現場展現難得的拓碑技術,歡迎報名參加,今年還增加了小虎字碑,實在有看頭喔! D'e'xU  
活動地點:大里遊客服務中心戶外拓碑區 2ul!f7#E  
時間:94/11/1~94/11/30之例假日(採事先報名方式)。 .3k"1I '\  
RO,  
四、「草嶺古道芒花季歷年活動照片回顧展」 PX}YDC zP$  
想了解草嶺古道芒花季歷年活動花絮嗎?來到這裡就對了,這裡展示了不少回顧照片喔!順便讓您比較現在和以前的芒花季,有什麼改變呢?就讓它們跟您述說著草嶺古道的今昔時光。 gtWJR  
活動地點:大里遊客服務中心戶外展示區 =b2/g [  
時間:94/11/1~94/11/30 9:00~17:00 @w|'ip5@  
Xl^=&!S>me  
五、草嶺古道數位攝影比賽 :=!?W^J  
走完一趟草嶺古道,您是不是對草嶺古道的感想特別多,但是無處講呢?無論您是喜愛攝影或創作的大小朋友們,只要你敢現,您就可以將您的感想拍下來,歡迎您投稿告訴我們,我們也將選出前3名及佳作,得獎的作品我們將會發送獎狀及禮券。詳細內容請上網查詢。 Q^=drNV  
@X\-c2=  
hJ[Z~PC\T0  
活動時間: 2005/11/1 - 2005/11/30 t;g= @o9YA  
聯絡電話: (02)2499-1115轉221、222(遊憩課) H4l*  
網 址: http://www.necoast-nsa.gov.tw
評價一下你瀏覽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動

搞笑

開心

憤怒

無聊

灌水
露營 露營 露營 就是要露營
假日沒事嗎?那就來露營吧!
離線小楊

發帖
1888
只看該作者 1車 發表于: 2005-11-08
熊媽我發的那一篇正良休閒農場好像需要您的認證才能看ㄝ yJ0q)x sS  
還是我發表錯地方了
離線山本

發帖
2680
只看該作者 2車 發表于: 2005-11-08
小熊.您帶對我參加.讓我感受一下吧
離線小豬

發帖
808
只看該作者 3車 發表于: 2005-11-08
我過去製作過的字幕文─ YkuFt>U9,  
X"Ca  
草嶺古道 {a9( Qi  
XDQ5qfE|  
草嶺古道,位於台北縣貢寮鄉遠望坑到宜蘭縣頭城鎮大里之間的山區,經二縣分界的山嶺─草嶺,是台灣目前僅存前清所遺古道之一。 `~k`m{4.a  
OaeX:r+&Q  
古道的鋪設始於清朝,因年代過久,古步道已湮沒於蔓草之中,為了修建古道,管理處和山中居民,共同於荒煙蔓草中,尋找出原有的路跡,重新以石砌鋪設古道,使草嶺古道成為北台灣著名的登山健行路線。古道中,由清臺灣總兵劉明燈所題之,「虎」字碑與「雄鎮蠻煙」摩碣,最為彌足珍貴,此「碑」與「摩碣」均已列為國家三級古蹟。 L.?QZN%cN  
?Gqq]ozm  
草嶺古道全長8.5公里,腳程約須3-4小時,沿途之中或夾道林蔭,或開闊面海,且蜿蜓間更見果園、梯田,翠綠迎人,環境清新,實為一大眾化的休閒勝地。古道途中設有三座涼亭、解說牌、護管所服務區及公廁等設施,管理處並於草嶺古道大里入口端,建有一處大里遊客服務中心,提供遊人休憩與知性服務。
離線小豬

發帖
808
只看該作者 4車 發表于: 2005-11-08
我過去製作過的字幕文─ 2I|lY>Z  
x0%yz+i{:  
草嶺古道     Lxv6\3I+  
7G7"Zule*j  
  草嶺古道,為古淡蘭古道遺址中的一段,途中有「跌死馬橋」、「古榕樹」、「仙跡岩」以及三級古蹟「虎字碑」與「雄鎮蠻煙碑」,為清同治六年鎮台總兵劉明燈,經草嶺巡視宜蘭沿途所題。登臨草嶺頂可俯瞰山下幽谷,遠眺太平洋,風景優美令人留連忘返,每逢假日遊客絡繹不絕,可說是近年來「古道熱」之起源。
離線小豬

發帖
808
只看該作者 5車 發表于: 2005-11-08
我過去製作過的字幕文─ ~DB:/VSmu  
O`N,aYo  
台灣漢人的開發,是由南而北,由西而東依地形而進展。自台北盆地溯基隆河而上,翻越三貂嶺與草嶺而後進入宜蘭的這條移民路線,就是「淡蘭古道」。其中起自台北縣貢寮鄉遠望坑、迄於宜蘭縣頭城鎮大里天公廟、約10公里長的草嶺段,則稱「草嶺古道 」。 <'A-9y]-v  
WU.eeiX  
  清代宜蘭對外交通十分不便,僅有草嶺古道是唯一官道,也是維繫宜蘭地區發展的生命臍帶。羊腸小徑之中有石磴如梯,沿途設有兵汛、驛站以保護行旅,後來歷經日人的拓寬、頭城鎮公所的開路、及東北角管理處的重舖石板,於今已成為一條兼具知性與感性的健行步道。 I).eQ8:  
E>2AG3)  
  這條古道古意盎然,1867年清代總兵劉明燈所題刻的「虎字碑」與「雄鎮蠻煙」摩 碣 ,兀然聳立 ,為漢人開蘭的艱辛,留下歷史的見證。古樸的「跌死馬橋」、「福德祠」,還有啞口地勢所形成的植物林相,與霧漫風疾的特殊天候,都大有可觀。站在草嶺嶺頂,向東望去,眼界大開,方才明白宜蘭為何古稱「別有天 」。
離線小豬

發帖
808
只看該作者 6車 發表于: 2005-11-08
我過去製作過的字幕文─ 1-|aeJ  
x0lAJaG  
草嶺古道仍位於台北縣和宜蘭縣的交界處,全長約有10公里長,是明清時代台北與宜蘭間的重要交通孔道,經東北角風景特定區管理處加以重新整修後,今仍保存其完整性,而且沿路的林蔭更加的茂密,景色清新;從北縣貢寮到宜蘭的大里,全程僅需3至4小時,非常適合懷古踏青健行,在大里天公廟附近的古道遊客服務中心,可提供遊客旅遊諮詢及休息服務。 !lBK!'0  
在古道沿途有二處古蹟分別為虎字碑及雄鎮蠻煙碑,虎字碑因位在最高處,以“雲從龍,風從虎”取名之,從此可遠望太平洋及龜山 島,景美怡人;雄鎮蠻煙碑則是清代總兵明燈的墨寶,意在鎮壓瘴癘蠻煙,保障旅行者之安危,而古道整修時,又被挖掘了三千萬年前的古生物化石,使得這條路上就更具歷史價值與教育意義了。
離線小豬

發帖
808
只看該作者 7車 發表于: 2005-11-08
我過去製作過的字幕文─ 4d}=g]P  
&;)B qqXc  
.4tu{\YX  
草嶺古道 "bF52lLu  
l>`66~+s,`  
【 景點概述 】 wet[f{c  
4%w<Ekd  
  早在乾隆五十二年(西元一七八七年),福建漳州人吳沙,率領移民二百餘人,自海上進入蛤仔難(噶瑪蘭今之宜蘭縣)後,便開始了宜蘭的開拓史。當時,宜蘭與淡水廳的聯絡非常不便。最早在乾隆中葉便有台北至三貂嶺的舊道;乾隆末年有白蘭氏開闢暖暖經十分、楓仔瀨、頂雙溪出宜蘭的山路;嘉慶十二年,台灣知府楊廷理開闢自四腳亭經蛇仔形,至頂雙溪,越草嶺以出宜蘭的山路,但依舊迂遠崎嶇。道光三年北部望族林平侯(林本源之始祖),因當時艋舺、萬華到蛤仔難(噶瑪蘭)交通非常不便,為方便聯絡,斥資拓修楊廷理所開之路線。清咸豐六年,林平侯之子國華繼承父志,修自基隆經瑞芳、頂雙溪到三貂嶺的路線,從此淡蘭通道才開始便利。至清同治六年名將劉明燈率兵重修一次。此條聯絡東西之孔道,在當時著實對東部的開發有著不可抹滅的功勞,行旅興盛達百年之久。後因北宜公路、鐵路的開通,現代化高運輸、高便捷的交通網路,取代了淡蘭古道,使其漸漸由交通取向的功能功成身退,轉變為觀光、供人休閒旅遊踏青之用。淡蘭古道全線,其行程如下: <tZZ]Y]  
*pSnEWwE  
  艋舺(萬華)→錫口(松山)→南港→水返腳(汐止)→五堵→七堵→八堵→暖暖→獅球嶺→大雞籠街(基隆)→柑仔瀨(瑞芳)→三貂嶺→頂雙溪→槓仔寮(貢寮)→草嶺→大里簡(大里)→烏石港(頭城)→礁溪→宜蘭。 N{Z+  
7x>^ip"7  
草嶺古道便是此淡蘭古道的一段,也是此路目前僅存的三段古道之一(三貂嶺線段、草嶺線段、隆嶺線段)。它的位置在今貢寮鄉遠望坑至宜蘭縣頭城鎮大里之間的山區中,途經兩縣分界的山嶺-草嶺,所以俗稱草嶺古道。此古道的建築技術,是使用了我國南方丘陵山路的築路技術。以當地常見的石材,先打造成長方形石塊,再依地形逐階鋪設成石蹬如梯的結構特色。  c1s&  
^@RvCJ+  
草嶺古道對台灣的開發史具有重要的意義。 8P- ay<6  
Qc&Y|]p"  
第一、因淡蘭古道的開闢,引導先民翻山越嶺進入蘭陽平原,加速宜蘭地區的開發。 }BI6dZ~2A  
Q~Mkf&s  
第二、淡蘭古道是台灣北部最早開發的東西通道,是國人於清代實施開山撫番政策中成功的先例。 Sv/P:r _  
2{~`q  
【 解說重點 】 }#ta3 x  
YFJaf"?8g  
本景線解說重點在於歷史古蹟的巡禮,自然、人文景觀的了解。 9|<Li[  
3WQa^'u  
【解說系列】 |\uj(|  
:s_.K'4?a  
本景線解說與活動須時約180分鐘。由於古道經過的草嶺是屬於一單面山地形,故靠貢寮的山坡較緩而靠大里的坡較陡。所以建議健行路線可從貢寮往大里,較為輕鬆。 J?J4<l9  
: pUu_  
  解說路線如下:  B7'#8heDh  
p1d%&e  
柏油路 碎石路 碎石路 {f`Y\_r$@  
]vf0f,F  
遠望坑口 ──→ 拱形橋 ──→ 跌死馬橋 ───→ 大榕樹 <t(H+ykh  
U=KUx  
(福德祠)30分鐘 10分鐘 15分鐘 vS~tr sI  
H[?S*/n,<  
  ~fD\=- S1  
&@@PJ!&  
上坡石階 上坡石階 緩坡 (公廁) 緩坡 @Hp%4$=  
0U% tjYk(  
───→ 仙跡岩 ───→ 雄鎮蠻煙碑 ──→ 野餐區 ──→ Jf= V<  
P-T@'}lW  
20分鐘 15分鐘 20分鐘 20分鐘 e}{#VB<  
TtrO_D  
  cX1?4e8  
a(yWIgD\\  
緩坡 (福德祠)下坡台階 下坡台階 (公廁) $Lfbt=f  
~eP~c"L  
虎字碑 ──→ 草嶺頂 ───→客棧遺址 ──→遊客服務中心 O251. hXK  
{G3Ok++hc  
4分鐘 15分鐘 (涼亭) 5分鐘 (護館所) -0;{  
b(U5n"cdA  
  9i_@3OVl  
tr0kTW$Ad  
石階及碎石路 (停車場) s H'FqV,)  
$u,A/7\s  
─────→大里天公廟
離線小豬

發帖
808
只看該作者 8車 發表于: 2005-11-08
我過去製作過的字幕文─ Cq\{\!6[  
vL;=qk TCQ  
yzG BGC  
草嶺古道為淡蘭古道其中的一段,位於台灣北部基隆市與宜蘭縣境內(大多位於宜蘭縣境內)。這一段古道長約7公里,高度落差約300公尺,由於觀光局東北角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的整建、維護,故路況良好,走起來十分輕鬆。由貢寮遠望坑溯溪邊的山徑而行,約 30 鐘可至「跌死馬橋」,橋名由來相傳是以前木橋狹窄,常有商旅的馬匹在此跌落死亡;續走山路約 20分鐘後,有一段約30分鐘的上坡石階路,緊接著會看到一顆巨石刻著「雄鎮蠻煙」,此乃為同治6年的清朝總兵劉明燈所書,相傳是為了鎮伏鬼魅所施放的瘴煙而作的。再走約40分鐘的路程,可到達「虎字碑」,相傳劉明燈至此視察,突然刮起大風,使得軍旅無法續行,劉於是取「雲從龍,風從虎」之意提了虎字,以制邪魔的擾亂,從此虎在中國被視為可避邪的吉祥物。自虎字碑再往上行,可看到一片寬廣的芒草原在風中輕盈紛飛,這就是取名"草嶺古道"的由來,這裡同時也是台北縣與宜蘭縣的分界所在,若天氣晴朗,還可遠眺位於萬頃碧波中的龜山島。
離線阿寶

發帖
383
只看該作者 9車 發表于: 2005-11-08
上次去走了一趟後來去那裡吃海產不錯的步道 5 ]@"f/  
還是不要活動時人少會有點滄芒之美 THDyb9_g  
推推推 $<s 3;>t  
不會比拉拉山累啦(都沒走小徑去洗溫泉真可惜)
就是有你這裡才這麼好
離線小豬

發帖
808
只看該作者 10車 發表于: 2005-11-08
我過去製作過的字幕文─ >&%#`PKT  
g?E8zf `  
草嶺古道 _{&bmE  
7 F> a&r  
    草嶺古道位於台北縣貢寮鄉和宜蘭縣頭城鎮,大約在宜蘭線鐵路貢寮站和大里站之間,這是歷史上淡蘭古道的一部分。全程約8公里,步行時間大約160分鐘。草嶺古道大致可分為四段,從貢寮火車站到登山口,大致是平坦的柏油路,大約需時60分鐘。從登山口到雄鎮蠻煙碑是一段陡坡,走起來稍微吃力,大約需要30分鐘。從雄鎮蠻煙碑到鞍部,坡度比較平緩,大約需要20分鐘。從鞍部到大里天公廟完全是下坡路,大約需要60分鐘。從公路上的遠望坑口新社橋出發,大約只要160分鐘而已。 [PX%p ;"D  
H[2W(q6  
    草嶺古道很久以前由先民平埔族逐步闢建,以便溝通雪山尾稜兩邊的平原地區。清國時代在現在的台北縣貢寮鄉從澳底向東延伸的海岸線附近,有一個總稱為三貂社的平埔族部落,到了1917年人口仍有五百人之多。最初的年代居住在海岸,尤其是溪流出口的地方,以漁撈維生,現在這一帶還有平埔族的子孫居住。一句有名的對聯說:「洪荒留此山川,作移民世界」,好像台灣以前根本沒人住似的,其實任何地方原本都是有人居住的。從地形圖上可看出,雙溪鄉北半部和貢寮鄉具有獨立的水系,這個地方和基隆河流域之間被三貂嶺阻隔,和蘭陽平原之間則橫亙著雪山尾稜。為了溝通基隆河流域和蘭陽平原, 1881年左右清國官府從瑞芳四腳亭起開闢淡蘭官道,草嶺古道是其中的一部分。宜蘭線鐵路1917年開工興建,1919年3月宜蘭蘇澳間首先完成,不久八堵瑞芳段也完工了,到了1923年只剩下頂雙溪(現在的雙溪站)到大里之間未完工。直到1924年2166公尺長的草嶺隧道竣工後,整個宜蘭線才通車。因此在完全通車前,草嶺古道仍是聯絡貢寮和大里之間的交通要道。 lsA?|4`mn  
= P$Q;d  
    今天遊覽車8:15出發,車子由新台五路上高速公路,再轉進1號國道,沿途可見到大尖山和四分子尾山,天道清修院因為太陽照射不到故不能見到。至於五指山也可見到,白色的陣亡將士紀念碑若隱若現。車子8:42經過六堵時,五分山的身影清晰可見,現在由於山上有氣象雷達站的緣故,因此相當醒目,非常容易辨認。從高速公路看來,五分山系是一大片山塊,跟姜子寮山系很容易區分出來。車子不久轉進瑞八公路,8:55在瑞芳一帶時,基隆山出現在眼前。今天是週末,到東北角旅遊的人不少,公路上有一點塞車的現象,車行速度很慢。車子在瑞芳穿過隧道,走上北濱公路,此時海洋出現了。9:20經過台灣金屬公司舊廠房下方,不久伸進大海內的鼻頭角的身影越來越近,最後隨著車子往前行駛慢慢不見了。我去年來過此處,當時小汽車停在漁港入口附近的停車場,我們踏上步道,通過公路上方,接著經過鼻頭國小,沿著山腰的步道往前走去,再經過燈塔附近,最後下山到漁港裡面,全程大約一個到一個半小時而已。那天天氣晴朗,湛藍的海水令人感到心闊神怡,下方海邊的奇岩怪石雖無法接近,但景緻確是非常特別,只見有人在那裡悠游的垂釣。 =*{Ii]D  
Y^tUcBm\  
    9:45在澳底仁和宮下車,這是一座天后宮,可以想像當年反核運動風起雲湧的時候,這座廟應該盼演重要角色吧。上車後沒幾分鐘看到右邊正在施工的核四廠,這座發電廠距市區太近,對澳底的發展影響很大,難怪當地人堅決反對。此時已可見到荖蘭山了,這是三貂角附近的最高峰,特別醒目,每次我坐火車回花蓮經過福隆車站時都會特別注意,不過現在附近的靈鷲山反而比較有名,因為那是佛教的道場,信眾較多。不久見到龍門吊橋,此時車子右轉,10:00抵達遠望坑口,我們在那裡下車,開始步行,當時此地準備出發的遊客不少。從這裡出發,大概比從貢寮火車站節省25分鐘之久。從這裡到登山口,大約要走30分鐘的柏油路。 (f;.`W  
>|aVGY  
#'dNSez5  
今天氣溫高,大約28度,太陽又曬人。今天我特別戴一頂屏東內埔慈天宮的帽子,這是我所擁有的最貼近鄉土的帽子。10:13看到一個反核布條,上面寫著:「環保廢核四」和「非核家園」的字樣,我們特別站在旁邊拍照留念。10:21經過老大公廟,根據登山地圖,從這裡左轉下去,接近溪邊,有一個石棺材,這是很像棺木的大石塊,我們沒下去。這一帶都是安靜鄉村風光,還有水稻田,只有遊客的喧嘩聲會打破這種寧靜。10:34看到兩處田螺養殖場,一個告示牌上說:「私有田螺養殖場,請勿盜取,違者送警處罰究辦。」10:35我們在路旁見到一座以砂岩建成的房子,雖然堆砌得並不平整,但相當古樸別緻。10:39看見溪旁有用大塊溪石舖成的類似劇場的座椅,假如在對面溪邊也舖成一個平台,或許可在這裡開演唱會呢。10:42跨過跌死馬橋,但沒見到橋的名稱。這裡溪水非常清澈,有不少人在右方的溪邊玩水。這一路上道路都沿溪而行,溪水大致非常乾淨,若位於台北市附近,應該會有很多人來這裡烤肉。 K-[;w$np0  
(_]D\g~  
=q}Z2 OoYh  
10:54抵達登山口,有好幾部汽車停在這裡。從這裡以後有一段陡坡,雖然是林蔭道,不會被太陽曬,但走起來稍感吃力。花崗岩砌成的古道,平整牢固,應該是近十幾年才重修的,絲毫聯想不到一點古早味,也不能立刻回味宜蘭的拓荒史。11:11陡坡結束,此時右邊是溼地的景色,幾頭牛在那裡徜徉,身上粘著爛泥,大概在溼地裡打滾以便散熱的關係。11:22又是一段陡坡,不過此時會遭到太陽曬了,汗水流滿全身。11:25抵達雄鎮蠻煙碑,這是一個很大的石碑,上面鐫刻著「雄鎮蠻煙」四個大字,這是清國官吏劉明燈在1867年所書。 L7[f-cK2:  
YC(X= D  
以後都是緩坡,11:45抵達一座涼亭,12:00看到了久違的虎字碑。日本探險家伊能嘉矩1897年10月8日曾經路過此地,在他的「台灣通訊」上說: 3&6sQ-}*  
Gk xtGe  
「接近嶺頂時,新路與舊道會合了。這裡有一塊大石,約六尺長,石面平滑,刻有草書體的虎字,筆勢雄渾,右側刻有同治六年冬,左側也刻有臺鎮使者劉明燈書等幾個字。這是由台北進入宜蘭的越嶺道在修復的時候,所建立的歷史紀念物。附近沒多遠的地方就是嶺頂,也就是基隆郡與宜蘭郡的分界線。(楊南郡譯註,遠流出版,1996年9月)。」 N:;z~`  
;iW>i8  
將近一百年前這位探險家所見到的虎字碑跟我們現在所見到的沒有兩樣。 gJ~CD1`O  
qeb}~FL"o  
9Y@ eXP  
這裡離鞍部已不遠了,不久抵達隘口,山景忽然開朗起來,兩旁高山聳立,附近幾座山頭長滿一片芒草,沒有樹林。這裡遊客眾多,也見到了幾位同事,都在欣賞這一帶的風景,或者拍照留念。我們繼續上去兩層樓高的涼亭,這裡視野更好,可看見孤懸海中的宜蘭地標龜山島和下方大里附近的海岸、漁港以及鐵路和公路。我一直以為,大里天公廟被左邊的稜線擋住而看不見,後來回家查地圖才知道這座廟在下方,不過在隘口一帶完全看不見。從這個地方見到一條階梯步道通往東邊的山上,由此可去灣坑頭山和桃源谷等地。原來的山徑在虎字碑附近,坡度較陡,只能容一人上下,不能並肩,也不能錯身,我曾由這裡去尋訪灣坑頭山,抵達以大片草原著稱的桃源谷,最後下大溪搭火車回家。 6Yc(|>b!  
~nb(e$?N  
L6#4A3yh  
接著都是下坡路,我們首先沿柏油路往東走,12:20在第一個大轉彎的地方見到了桶盤窟尖的登山口,從這裡除了可登上這座山外,還可登上福隆山,這條路線我曾經走過,最後抵達福隆火車站。隨後我們踏上花崗岩步道,雖然是捷徑,但走起來的確不舒服,因為震動太大,後來大半都走坡度稍微平緩但蜿蜒而下的大路,偶而沿著登山小徑下山。12:35經過客棧遺址,不過客棧已完全不見縱影。12:50經過護管所,這是林務局的單位,附近遊客眾多。在一處大路旁山壁的地質相當脆弱,路上有落石,下雨刮風時隨時有崩塌之虞。難怪路旁樹立著一個告示牌上說:「毫大雨時本段步道山坡土石恐會坍陷,請勿通行。」我們慢步而行,沿途欣賞路邊的植物花草,這一段坡度平緩,太陽已躲進雲裡,海風徐徐吹來,這是今天走起來感到最愜意的一段路。1:20抵達大里天公廟,跟記憶中的金碧輝煌,遊客眾多的印象完全一樣,我們在廟前拍照。我已很久沒來這裡了,不過每次回花蓮搭火車經過這裡時,都會在車廂內注意這座廟。 !l]_c 5  
r Nurzag  
Eg8b|!-')8  
由於我們可能是最後抵達天公廟的一批人,遊覽車據說已開走了,只好搭另一位同事的小汽車去餐廳。不過後來看見那兩部遊覽車折回來,大概他們發現還有人沒上車。2:00抵達位於烏石港的頭城區漁會漁獲直銷中心,在二樓的海味鮮餐廳用餐。登山健行後有大菜可吃,我只碰過兩回,而且兩次都是由服務單位辦的草嶺古道一日遊活動。在進餐時見到對面的山上點綴著白色的油桐花,但因面積不大,不能引人注目。飯後在一樓逛了一圈,那裡有許多攤位販賣水產品,例如魚丸、旗魚酥,紫菜等等,不過我都沒買。 t\}_WygN  
#6v357-5  
3:10離開,在車上我注意到福隆海灘的那座橋的確通往海中,那裡原有的沙灘已因核四廠排水口的興建而被海流掏空了。後來我一路打盹,4:20在鼻頭角下車走動一下。車子循原路回到南港,直到6:10才回到辦公室。
離線小豬

發帖
808
只看該作者 11車 發表于: 2005-11-08
我過去製作過的字幕文─ /RMtCa~  
yn$1nt4  
草嶺古道位於台北縣貢寮鄉遠望坑及宜蘭縣頭城鎮大里間的山區,一面環山,三面望海,路程適中,風景優美,又有虎字碑,雄鎮蠻煙碑等古蹟,每逢假日山友造訪絡譯不絕,而其勝人一等的山海景觀更令人留連忘返,可說是近年來「古道熱」之起源。 Sn4xv2/  
  由貢寮火車站循著站前馬路往東行,約5分鐘可達一叉路口,循路標走右側叉路下坡轉彎沿雙溪河南行,依山磅水一路清涼,15分鐘到了德光宮(貢寮鄉民信仰的中心),出了德光宮,是一路鄉村田園景色,10分鐘後過明燈橋,看看橋下用竿的釣客,也是賞心悅目的事,再2分鐘走到102公路先左轉,過橋(即土地公廟前)再右轉沿著遠望坑溪前進,昔日羊腸小徑都經過整修,相當寬廣平坦,10分鐘過遠望坑橋,再40分鐘到跌落馬橋舊址,(據傳說昔日有客騎馬過橋,因路狹橋窄,不慎跌落橋下,故有此名)此處有解說牌,開始正式踏入古道。 ^)Awjj9  
Y'~O_coG  
  走了5分鐘路線開始進入緩坡,15分鐘後坡度轉平,再10分鐘到仙人腳印,當然已是仙蹤渺渺,人云亦云,信不信由你了,續走10分鐘到雄鎮蠻煙碑,說是碑,其實是一塊巨石,雄鎮蠻煙四個大字就嵌刻其上,筆鋒蒼勁有力,續行是15分鐘的緩坡,有木造觀景亭,亭邊有公廁,景是馬馬虎虎,人倒是擠成了一堆,過了觀景亭7分鐘,虎字碑就在路右小澗旁,碑石是硬砂岩巨石,縱六尺橫七尺,石面磨平刻有草書〝虎〞字,下筆毫邁,續行3分鐘到鞍頂小土地公廟及一片廣場,上方有木搭景觀台,登高遠眺,大里村落及海岸線盡收眼裡。 e)B1)c8s  
I&#:/|{:5  
  還有體力可由鞍頂攻彎坑頭山,有二等1181號三角點,標高616公尺,為東北角名山,離開鞍部走小徑(部份循車道)12分鐘到客棧遺址;心細者還可看到部份石墩遺跡,又5分鐘到另一景觀台,地處山腰風勢較小,續行8分鐘到護管所,是「噓噓」的地方,再下15分鐘就到大里天公廟,廟前有台汽客運,而火車站則在偏南100公尺的地方。
離線小豬

發帖
808
只看該作者 12車 發表于: 2005-11-08
我過去製作過的字幕文─ YYFS ({  
@0PWbs$  
吳沙墓     7K.],eo0  
ga\ s5  
  吳沙為福建漳浦人,清乾隆38年來台,收容近3000名漳州人,寄居於貢寮鄉丹裡(今仁里村)進行拓墾,揭開貢寮鄉開發史,爾後吳沙雖續率墾民越過草嶺前往開墾噶瑪蘭平原,然為緬懷當年墾荒首先登陸之地,清嘉慶三年(一七九八)吳沙病逝後,吳沙子孫遵其遺言,擇葬於貢寮鄉仁里村石碇溪畔。史稱吳沙為「開蘭始祖」。
離線小豬

發帖
808
只看該作者 13車 發表于: 2005-11-08
我過去製作過的字幕文─ B6Ajcfy  
5#X R1#`  
[\h?mlG?  
虎字碑     Z.Dg=>G]  
w8UUeF  
  位於草嶺古道頂,為清同治六年,台鎮使者劉明燈所勒書,碑高四尺、外圍寬七尺,字寬四十公分、高一公尺,為罕見的草書立「虎」字,氣勢磅礡、雄勁有力;相傳當年劉明燈奉旨出巡噶瑪蘭,途經草嶺古道頂附近,為狂風所阻,劉明燈乃取易經「風從虎、雲從龍、聖人作而萬物睹」之意,便以芒花為筆,就地揮毫書此立虎字,命屬下勒刻於巨石上,以鎮風魔。
離線小豬

發帖
808
只看該作者 14車 發表于: 2005-11-08
我過去製作過的字幕文─ CZeZk  
{GnZ@Q:F  
桃源谷     WR"1d\m:  
aHpZhR| f$  
  桃源谷位於吉林村內寮山區,舊稱「大牛埔」,原為農民牧牛之草原。草原面積十餘公頃,屬斜坡型大草原,放眼望去盡是如茵綠草,因為濱臨海岸線,站在稜線上視野奇佳,可遠眺海上之龜山島,碧海為伴、青山作裳,如畫的景緻,美不勝收